急性咽炎如何治疗
急性咽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饮食调整)、局部治疗(含漱液含漱、咽喉含片)、病因治疗(病毒感染一般自限,细菌感染选抗生素),还有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注意事项,儿童防高热惊厥、选儿童药,老年人综合基础病用药等。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多饮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同时要多饮水,保持咽喉部湿润,每天饮水量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一般建议不少于1500~2000毫升,以稀释痰液,促进有害物质排出。对于儿童,要鼓励其多饮水,避免因咽喉不适而抗拒饮水导致脱水情况发生。不同年龄儿童的每日需水量有所差异,一般婴幼儿约为120~150毫升/千克,学龄儿童约为100~120毫升/千克。
2.饮食调整: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咽喉部,加重炎症。可以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如橙子、苹果等),维生素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炎症的恢复。对于儿童,要注意食物的软烂程度,避免过硬、过烫食物损伤咽喉黏膜。
二、局部治疗
1.含漱液含漱:可使用生理盐水等温和的含漱液进行含漱,每日多次。生理盐水含漱能够清洁口腔和咽喉部,减少细菌滋生,减轻炎症反应。例如,每次含漱时让液体在口腔内停留一段时间,然后缓缓吐出,一般每次含漱时间不少于30秒,每天可含漱3~5次。儿童含漱时需家长协助,避免误咽。
2.咽喉含片:某些具有清咽利喉作用的咽喉含片可适当使用,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咽喉疼痛、干燥等不适症状。但需注意,儿童使用含片时要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且要防止误吞。
三、病因治疗
1.病毒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一般具有自限性,通常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特异性治疗,但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于免疫力较低的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若病情较重或有其他并发症倾向,需加强监测。例如,对于儿童病毒感染性急性咽炎,要注意观察其体温变化、精神状态等,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细菌感染:若明确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咽炎,可根据病情适当选用抗生素治疗。但要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避免滥用。例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常见的引起急性咽炎的细菌病原体,若确诊为该菌感染,可考虑使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但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判断,特殊人群如对青霉素过敏者需选用其他合适抗生素,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其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剂量和剂型。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急性咽炎时要特别注意体温变化,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若儿童体温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方式,尽量避免使用成人退热药物,如需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儿童专用剂型。同时,要关注儿童的饮食和精神状态,保证其营养摄入和休息。
2.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急性咽炎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例如,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基础疾病的控制。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要加强护理,保证充足营养和良好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