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的症状和最佳疗法是什么
急性咽炎有局部症状(咽痛、咳嗽、咽部异物感)和全身症状(发热),其最佳疗法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饮食调整)和药物治疗(病毒感染用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用抗生素、局部用含漱液和含片等),不同年龄段在各疗法上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急性咽炎的症状
1.局部症状:
咽痛:多起病急,初为咽部干燥、灼热,继而疼痛,吞咽时疼痛加重,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儿童较为明显,因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哭闹、拒食等。不同年龄段人群咽痛感受程度有所差异,一般成人可明确表述疼痛情况,而幼儿则通过行为表现来体现。
咳嗽:可出现刺激性咳嗽,炎症累及喉部时咳嗽症状可能加重,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咳痰,痰液量一般较少。
咽部异物感:患者自觉咽部有异物梗阻感,尤其是在吞咽唾液时较为明显,但进食时异物感可能不明显。
2.全身症状:
发热: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升至38℃-39℃左右,小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时可能体温波动较大,且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需要特别关注。成人发热时一般可通过自身感受及测量体温来明确,而儿童发热除了体温升高外,还可能伴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表现。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发热程度相对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症状可能相对较轻,持续时间较短;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发热可能相对更明显,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二、急性咽炎的最佳疗法
1.一般治疗:
休息: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免疫力的恢复,促进病情好转。不同年龄段休息需求有差异,儿童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2-14小时左右的睡眠,学龄儿童每天需要10-12小时左右的睡眠;成人一般需要7-8小时左右的充足睡眠。
多饮水:多饮温水,保持咽喉部黏膜湿润,有助于减轻咽部不适症状,每天饮水量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一般建议不少于1500-2000ml。儿童由于新陈代谢快,更需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因咽部干燥导致症状加重。
饮食调整: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油腻食物,以免加重咽部黏膜的刺激。儿童饮食需特别注意营养均衡,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摄入,如橙子、苹果、菠菜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但需严格遵循适应证及用药规范,儿童使用抗病毒药物需谨慎评估,因为部分抗病毒药物对儿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需要进一步验证。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具有一定自限性,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及成人,轻度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可能仅通过一般治疗即可缓解,不一定需要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
抗生素:如果明确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需根据药敏试验等合理选用,避免滥用抗生素。儿童使用抗生素时更要谨慎,需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用药剂量,并且要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过敏等情况。
局部用药: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起到清洁口腔、杀菌消炎的作用;也可使用含片,如碘含片等,缓解咽部疼痛等不适症状。儿童使用局部含漱液及含片时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防止误吞等情况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