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发烧怎么办
急性咽炎发烧需观察病情与监测体温,进行适用于各年龄段的物理降温,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等情况及时就医,儿童和老年患者有各自特殊注意事项,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一、观察病情与监测体温
1.密切观察症状表现:留意急性咽炎发烧患者除了发热外,有无咽痛、咳嗽、咳痰、鼻塞、流涕等其他症状,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变化,如咽痛是否影响吞咽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更易因咽痛出现拒食等情况。同时观察有无其他异常表现,比如皮疹、头痛等,以初步判断病情。
2.监测体温变化:定期测量体温,了解体温波动情况。正常人体温一般在36-37℃左右,当体温在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对于不同年龄患者,体温变化的意义及关注重点有所不同,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体温波动可能更明显,需更频繁监测。
二、物理降温措施
1.适用于各年龄段的基础物理降温:
散热:让患者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利于散热。对于儿童,选择棉质、柔软的衣物,避免穿着过厚加重发热。
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每次擦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左右,擦浴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患者着凉。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由于皮肤娇嫩,擦浴时要特别轻柔。
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患者额头等部位,利用凝胶中水分的蒸发及低导热性来降低头部温度,从而起到辅助降温作用,退热贴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但要注意粘贴位置及定期更换。
三、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1.饮水的重要性:发热会使人体水分通过呼吸、皮肤蒸发等途径丢失增加,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防止脱水。对于不同年龄患者,需保证足够的液体摄入。婴幼儿可少量多次喂水,如母乳或配方奶等;儿童及成人可鼓励多饮温开水、淡盐水等,避免饮用含糖量高或刺激性饮料。
四、及时就医评估
1.何时需就医:如果患者体温持续高热不退(如体温超过39℃,经物理降温等处理无明显缓解);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等严重症状;或者发热持续时间超过3天仍无好转迹象等情况时,应及时带患者就医。不同年龄患者就医的紧急程度判断略有差异,例如婴儿出现发热且精神差时需更紧急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可能还会进行血常规等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急性咽炎的病因(如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从而进行针对性处理。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急性咽炎发烧时,除上述一般处理外,要特别注意其囟门情况(如果是婴儿),以及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退热方式。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在选择退热相关措施时要更加谨慎,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如避免滥用成人退热药物等。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若出现精神差、拒食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急性咽炎发烧时要密切关注其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因为发热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所以老年患者出现急性咽炎发烧时更应及时评估病情,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基础疾病史等情况,以便医生全面考虑进行合适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