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喉炎的引发因素包括感染因素、用声过度和不良环境因素。感染因素有病毒(副流感、流感、腺病毒等)和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用声过度中职业用声人群(教师、歌手等)和非职业用声人群(长时间大声喧哗、K歌等)易发病;不良环境因素包含空气污染(有害气体、粉尘刺激)和气候干燥寒冷(致喉部黏膜缺水、受刺激)。
一、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
多种病毒可引发急性喉炎,其中以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最为常见。例如,流感病毒感染时,病毒会侵袭喉部黏膜,导致喉部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研究表明,在冬季流感高发季节,急性喉炎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这与流感病毒的传播密切相关。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成人更易受到病毒感染引发急性喉炎,且病情可能进展较快。
腺病毒也是导致急性喉炎的常见病毒之一,腺病毒感染喉部后,会引起喉部的炎症病变,影响喉部的正常功能,如导致声音嘶哑、咳嗽等症状。
2.细菌感染: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较为常见的引起急性喉炎的细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容易侵入喉部,引发炎症。例如,在一些受凉、劳累等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下,该细菌就可能趁机感染喉部,导致喉部出现红肿、疼痛等炎症表现。成人和儿童都可能因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而患急性喉炎,但儿童的喉部解剖结构相对特殊,感染后更易出现喉部梗阻等严重情况。
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引起急性喉炎,其感染喉部后,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导致喉部黏膜的炎症改变,进而出现相应的喉炎症状。
二、用声过度
1.职业用声人群:
教师、歌手等职业用声人群是急性喉炎的高发群体。教师长时间连续讲课,歌手频繁高歌,都会使喉部过度使用。例如,教师每天讲课时间长达数小时,喉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喉部黏膜长时间受到气流冲击,容易导致喉部黏膜损伤,引发急性喉炎。这类人群需要注意合理用声,适当休息喉部,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用声,以降低急性喉炎的发病风险。
2.非职业用声人群:
普通人在短时间内过度用声也可能引发急性喉炎,比如长时间大声喧哗、长时间K歌等。例如,有些人在参加聚会时长时间大声说话,导致喉部疲劳,从而引发急性喉炎。对于这类人群,偶尔的过度用声如果及时调整,可能症状较轻且恢复较快,但如果频繁出现过度用声情况,也会增加患急性喉炎的几率。
三、不良环境因素
1.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会对喉部黏膜产生刺激。在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或者长期处于有大量汽车尾气排放的环境中,人们吸入这些有害气体后,喉部黏膜会受到损伤,引发急性喉炎。例如,在一些重工业城市,急性喉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与当地的空气污染状况密切相关。儿童由于呼吸道黏膜更为娇嫩,更容易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而患急性喉炎。
空气中的粉尘等颗粒物也会对喉部造成损害。长期处于粉尘环境中的工作者,如煤矿工人、建筑工人等,粉尘容易附着在喉部黏膜上,导致喉部黏膜的炎症反应,引发急性喉炎。
2.气候干燥寒冷:
在气候干燥寒冷的季节,如冬季,空气湿度低,喉部黏膜容易缺水,导致黏膜抵抗力下降。同时,寒冷的空气会刺激喉部黏膜,引起喉部血管收缩等反应,容易引发急性喉炎。例如,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急性喉炎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儿童在寒冷季节更需注意喉部的保暖和保湿,因为儿童的喉部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