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特征
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症状表现、体征、影像学特征等方面的特征,症状表现有颈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肌力下降;体征包括压痛点、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见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等,CT能显示颈椎结构及神经根受压情况,MRI可直观显示椎间盘及神经根受压等情况
一、症状表现
1.疼痛
颈部疼痛:多为局部酸痛、胀痛或刺痛等,常与颈部活动有关,如颈部屈伸、旋转时疼痛可能加重。这是因为颈椎病变刺激或压迫周围组织,引起颈部肌肉、韧带等结构的反应。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颈椎退变等因素更容易出现颈部疼痛,长期伏案工作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也易因颈部过度劳损引发疼痛。
上肢放射性疼痛: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典型的症状,疼痛可从颈部放射至肩部、上臂、前臂甚至手指,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电击样痛、刺痛、灼痛等。当颈椎神经根受到压迫时,神经传导异常,导致放射性疼痛出现,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但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颈部外伤史人群相对更易出现该症状。
2.麻木
上肢麻木较为常见,麻木部位与受压神经根分布区域一致,可出现手指、手部麻木,严重时可累及前臂。这是由于神经根受压后,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导致感觉异常。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时,麻木症状可能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而加重,需特别注意鉴别。
3.肌力下降
部分患者可出现上肢肌力减弱,表现为握力减退,拿东西时容易掉落等。这是因为神经根受压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功能,长期的肌力下降可能导致肌肉萎缩。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肌力下降后恢复相对较慢,需要更关注康复训练等干预措施。
二、体征
1.压痛点
在病变颈椎的棘突旁、肩胛骨内缘等部位可找到压痛点,按压时患者疼痛可向上肢放射。不同节段的神经根受压,压痛点位置有所不同,通过查找压痛点有助于定位病变节段。长期低头工作的人群颈部肌肉紧张,压痛点可能更明显。
2.神经根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稍向健侧倾斜,检查者将患者头部向健侧牵拉,同时向患侧推头部,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加重,则为阳性,提示神经根受牵拉刺激。该试验可辅助判断神经根型颈椎病,年轻的长期使用电子设备人群若出现阳性体征需警惕神经根型颈椎病。
3.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取坐位,头部偏向患侧,检查者用手在其头顶加压,若患肢出现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说明椎间孔受压,神经根受到刺激。中老年人群随着颈椎退变,该试验阳性率可能相对较高。
三、影像学特征
1.X线检查
可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如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颈椎椎体边缘可能有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等表现。年龄增长导致颈椎退变是生理曲度改变和骨质增生等的常见原因,长期不良姿势会加速这一退变过程。
2.CT检查
能清晰显示颈椎椎体、椎间盘等结构,可发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骨质增生等情况,还能观察神经根受压的具体情况,如神经根周围是否有组织压迫等。对于有颈部外伤史的人群,CT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因外伤导致颈椎结构异常及神经根受压。
3.MRI检查
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可直观显示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和神经根受压情况,能清晰看到神经根周围的软组织环境,如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压迫程度等。糖尿病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MRI检查时,需注意其基础疾病对检查结果解读的可能影响,因为糖尿病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等组织代谢异常,但MRI本身对病变的显示不受太大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