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有什么症状表现
败血症的表现多样,全身症状有发热(可高热或体温不升)、寒战(常与发热相伴)、乏力;局部感染有感染灶表现(不同部位感染有相应局部症状)和迁徙性病灶;器官功能受累在心血管系统可致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呼吸系统可现呼吸急促等,消化系统有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可出现神志改变;血液系统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异常、血小板减少等。
一、全身症状表现
1.发热:败血症患者常出现发热症状,多为高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8.5℃以上,部分患者也可能表现为体温不升,尤其在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中较为常见,这是因为机体感染病原体后,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
2.寒战:与发热常相伴出现,由于病原体释放的毒素等物质作用于机体,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收缩,从而引起寒战,这是身体对感染的一种应激反应。
3.乏力:患者会感觉全身无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感染过程中机体消耗大量能量,且炎症反应会释放炎性介质,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二、局部感染表现
1.感染灶表现:不同部位的感染可导致相应局部表现,如肺部感染引起的败血症,患者可能有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表现;皮肤软组织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局部皮肤会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化脓等情况。感染灶是病原体侵入机体的起始部位,病原体在局部繁殖并释放毒素等物质,进而引发全身的败血症反应。
2.迁徙性病灶:部分败血症患者可出现迁徙性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可在身体其他部位形成脓肿,常见于骨骼、关节、心内膜等部位,这是由于病原体随血流播散到其他组织器官所致。
三、器官功能受累表现
1.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表现,严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心率加快是机体为了增加心输出量以应对感染和维持组织灌注的代偿机制;血压下降是因为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若不及时纠正,可危及生命。老年人由于心血管系统功能相对较弱,在败血症时更易出现血压急剧下降等严重心血管功能紊乱情况。
2.呼吸系统: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呼吸急促是机体缺氧的表现,机体为了获取更多氧气而加快呼吸频率;ARDS则是严重的肺部炎症反应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病情凶险,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败血症时呼吸系统症状可能会加重,需格外关注呼吸状态。
3.消化系统: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感染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炎症刺激胃肠道黏膜所致。严重时可能出现肠麻痹,表现为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儿童患者消化系统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败血症时更易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需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神经系统:部分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烦躁、嗜睡、昏迷等,这是由于毒素等物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老年人和儿童的神经系统对感染等因素更为敏感,出现神志改变时需及时评估和处理。
四、血液系统表现
败血症患者血常规检查常可见白细胞计数异常,可表现为白细胞增多或减少,同时可能伴有血小板减少等情况。白细胞增多是机体免疫反应的表现,但严重感染时也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提示感染严重、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血小板减少与感染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等有关。对于有血液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败血症时血液系统表现可能会更加复杂,需综合评估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