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怎么办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X线、CT、MRI);治疗有保守治疗(卧床休息、支具外固定、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有手术指征时选择合适术式);康复护理分早期、中期、后期,早期做四肢肌肉等长收缩,中期逐渐增加活动量进行脊柱功能锻炼,后期增加下地活动等训练;预防需调整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避免外伤(注意安全防护、消除居住环境危险因素等)
一、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受伤机制,如是否有高处坠落、重物砸压等情况,了解受伤时间、部位及当时的症状表现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受伤原因可能有差异,例如老年人可能因骨质疏松轻微外伤即可导致,而青壮年多因高能量损伤。
2.体格检查:检查胸腰椎部位有无压痛、畸形、活动受限等情况,通过视诊观察脊柱外观有无异常改变。
3.影像学检查:
X线:可初步显示胸腰椎压缩的程度、范围等,是常用的初步筛查手段。
CT:能更清晰地显示椎体骨折的细节,如骨折碎片是否突入椎管等情况。
MRI:有助于判断脊髓、神经等软组织有无损伤,对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二、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1.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适用于轻度压缩性骨折患者,一般需严格卧床6-8周,卧床期间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如仰卧位时可在腰部垫薄枕以维持生理曲度,侧卧位时双下肢之间可夹软枕保持脊柱伸直。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卧床时的护理重点不同,老年人要注意预防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儿童则要关注皮肤护理及肢体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等。
支具外固定:可选择合适的胸腰椎支具进行外固定,有助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佩戴支具期间要注意调整合适的松紧度,定期复查评估固定效果。
药物治疗:可根据情况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等症状,如存在骨质疏松的患者可适当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药物,但需遵循相关用药原则,避免不恰当用药。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对于压缩程度较重(如压缩超过1/3)、伴有神经症状、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手术时机和方式选择有差异,例如年轻患者可能更倾向于恢复脊柱稳定性及解剖结构的手术方式,老年患者要综合考虑全身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术式。
手术方式:常见的有椎体成形术等,通过手术恢复椎体高度、稳定脊柱等。
三、康复护理
1.早期康复:在骨折固定后早期即可开始进行四肢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如股四头肌、腓肠肌等的收缩舒张练习,以预防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不同年龄患者锻炼强度要适度调整,儿童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
2.中期康复:当骨折达到一定愈合程度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床上翻身、坐起等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同时可进行脊柱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等,但要注意循序渐进。
3.后期康复:骨折基本愈合后,可逐渐增加下地活动等,进行平衡、步态等训练,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康复过程中要定期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康复方案。
四、预防措施
1.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钙、维生素D等摄入,对于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人群要尤其注意营养补充。适量运动,如进行散步、游泳等适度的运动,增强骨骼强度,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受伤。
2.避免外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安全防护,尤其是老年人要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居住环境要消除危险因素,如保持地面干燥、安装扶手等。对于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群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