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支气管炎和新冠感染
支气管炎与新冠感染可从症状表现、流行病学、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多方面区分,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咳嗽等全身症状轻,多种因素可致,影像学多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与新冠不同;新冠感染症状多样,人群普遍易感,传播力强,影像学有特征表现,核酸或抗原检测阳性可助诊断,需综合区分并对特殊人群密切关注及时就医。
一、症状表现方面
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咳嗽,初期多为干咳,之后可伴有咳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喘息、气促等症状,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如无严重并发症,体温多为正常或仅有低热。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支气管炎可能咳嗽症状相对更明显,有时可影响睡眠和进食;成年人支气管炎咳嗽咳痰是主要表现,病情严重时可能活动后气促加重。
新冠感染:症状多样,常见有发热、干咳、乏力,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发热程度不一,可为低热、中等度热甚至高热;部分患者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咳嗽较为常见,但也有一些患者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而以其他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不同人群感染后的症状表现有差异,比如儿童感染新冠后,有的可能症状相对较轻,仅表现为轻微发热、咳嗽,而有的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老年人感染后,病情变化可能相对较快,更容易出现重症表现,如呼吸困难等。
二、流行病学方面
支气管炎: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等)感染,也可因冷空气刺激、粉尘、烟雾等理化因素刺激发病,无明显的特定人群易感性倾向,但免疫力低下人群相对更易发病,全年均可发病,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发病率可能升高。
新冠感染: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传播力较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易发生聚集性感染,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冬春季相对高发,但现在全球大流行情况下,全年都可能有病例发生。
三、影像学检查方面
支气管炎:胸部影像学检查大多无明显异常,部分患者可能仅见肺纹理增粗,这是因为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等导致,对于一些病情较重或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肺部纹理增多、紊乱等表现,但一般没有新冠感染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
新冠感染:胸部影像学早期可表现为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不同病程阶段影像学表现有变化规律,这是与支气管炎影像学表现的重要区别点。
四、实验室检查方面
支气管炎:血常规检查一般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比例和计数可增高;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偏低。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
新冠感染:血常规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可见肝酶、乳酸脱氢酶、肌酶及肌红蛋白增高;多数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呈阳性是新冠感染的重要实验室诊断依据,这是与支气管炎相区别的关键实验室指标。
通过以上症状表现、流行病学、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区分,可帮助准确鉴别支气管炎和新冠感染。对于出现呼吸道相关症状的人群,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尤其是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有基础疾病者等,更要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及时就医,因为这些人群感染后病情变化可能更为复杂,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鉴别诊断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