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异物感患者应该进行哪些检查
咽喉相关疾病的检查方法,包括体格检查中的头颈部视诊和咽喉部触诊,喉镜检查中的间接喉镜检查、纤维喉镜检查和电子喉镜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中的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分别说明了各检查的操作、观察内容、意义及不同年龄等人群的注意事项等核心内容。
一、体格检查
(一)头颈部视诊
1.观察内容:检查患者头颈部的外形、有无肿胀、畸形等情况,留意咽喉部位的外观,比如是否有红肿、溃疡、新生物等异常表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因活泼好动可能有不同外力损伤导致异物的情况,成年女性可能因特殊生活习惯如佩戴首饰等增加异物误吞风险。
2.意义:通过视诊初步发现咽喉部位可能存在的直观异常情况,为后续进一步检查提供线索。
(二)咽喉部触诊
1.操作及内容:医生用手指轻柔触诊咽喉部周围组织,了解是否有压痛、硬结等情况。对于儿童进行触诊时要特别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和抗拒。不同年龄儿童耐受程度不同,需根据其反应调整触诊力度。
2.意义:帮助判断咽喉部周围组织有无病变,如是否存在炎症性包块、肿瘤等情况。
二、喉镜检查
(一)间接喉镜检查
1.检查过程:医生将间接喉镜放入患者口咽部,通过反射观察咽喉部结构。对于配合度差的患者可能需要适当安抚,儿童可能需要在家长协助下保持安静配合。
2.观察内容及意义:可观察到咽喉部黏膜情况、有无异物、新生物等。能清晰看到声带、会厌、梨状窝等部位,对于发现咽喉部较明显的异物或病变有重要作用,不同年龄人群咽喉部结构略有差异,但基本结构可通过间接喉镜观察。
(二)纤维喉镜检查
1.检查过程:将纤维喉镜经鼻腔或口腔插入,深入咽喉部进行细致观察。对于儿童可能需要选择更细的纤维喉镜,操作时动作要轻柔。
2.观察内容及意义:能更清晰、细致地观察到咽喉部各部位的微小病变,包括极微小的异物、早期的肿瘤等情况。其分辨率高,可发现间接喉镜可能遗漏的病变,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操作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如儿童鼻腔、咽喉腔相对狭窄,操作更需谨慎。
(三)电子喉镜检查
1.检查过程:电子喉镜成像清晰,检查过程相对纤维喉镜更便捷。操作方法与纤维喉镜类似。
2.观察内容及意义:同样能详细观察咽喉部结构,对咽喉异物感患者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在不同年龄患者中的应用需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和配合程度。
三、影像学检查
(一)X线检查
1.检查类型及适用情况:对于怀疑有不透X线异物的患者可进行颈部正侧位X线检查。不同年龄患者在进行X线检查时需注意辐射防护,儿童对辐射更敏感,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2.观察内容及意义:可发现是否存在金属等不透X线的异物,并能大致判断异物的位置等情况。
(二)CT检查
1.检查过程:患者需躺在CT检查床上,按照仪器要求保持体位。对于儿童可能需要适当镇静以配合检查。
2.观察内容及意义:能更清晰地显示咽喉部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对于发现隐匿性异物、判断异物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有重要作用。CT检查的辐射剂量相对X线检查更高,在儿童等特殊人群中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辐射风险。
(三)MRI检查
1.检查过程:患者进入MRI检查仪,需保持身体不动。对于不能配合的儿童可能需要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检查。
2.观察内容及意义: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可用于鉴别咽喉部一些病变的性质等情况,在咽喉异物感患者检查中可作为进一步辅助诊断手段,在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进行MRI检查时需充分评估风险和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