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皮肤牵引(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稳定型骨折等,需注意皮肤情况和老年患者特点)和骨牵引(适用于不稳定型或不能耐受手术患者,需注意无菌操作和老年患者全身状况);手术治疗包括内固定手术(如DHS适用于大部分稳定型骨折,需考虑老年患者骨质情况;髓内固定系统如PFNA对不稳定型骨折效果好,需关注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和人工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高龄等患者,需防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合并病变患者,需评估全身状况和防并发症),需综合患者情况选方案并注重围手术期管理以促康复
一、非手术治疗
1.皮肤牵引: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型骨折等情况。通过牵引装置使骨折端保持一定的位置,减轻疼痛,防止骨折进一步移位。皮肤牵引需注意选择合适的牵引重量和时间,要密切观察皮肤情况,避免出现皮肤损伤等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皮肤牵引可以作为一种过渡性治疗,为后续可能的手术创造条件,同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皮肤条件和身体耐受性,因为老年患者皮肤往往较为松弛、脆弱,长时间牵引可能增加皮肤破溃风险。
2.骨牵引:对于一些不稳定型骨折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采用骨牵引。如采用股骨髁上牵引等方式,牵引重量和牵引方向需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骨牵引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要求,防止牵引针处感染等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骨牵引需要注意定期监测牵引针处情况,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风险较高,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全身状况,如营养状态等,因为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骨折的恢复。
二、手术治疗
1.内固定手术
动力髋螺钉(DHS):是常用的内固定方式之一。通过将螺钉固定在股骨颈,钢板固定在股骨干,利用杠杆原理将股骨头的压力传导到股骨干,达到固定骨折的目的。适用于大部分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对于老年患者,DHS手术可以相对较快地稳定骨折,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的发生,但需要考虑患者的骨质情况,如果患者骨质疏松严重,可能需要联合其他抗骨质疏松治疗措施来增加内固定的稳定性。
髓内固定系统:如Gamma钉、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等。PFNA具有防旋能力强、创伤相对较小等优点。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老年患者中,髓内固定系统可以减少对骨折局部血运的破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同样需要关注患者的骨质疏松情况,必要时术后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2.人工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高龄、身体状况较差、骨折难以复位固定或合并严重骨质疏松预计骨折愈合困难的患者。通过置换人工股骨头来恢复髋关节功能,能较快地让患者下地活动,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但术后需要注意预防人工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平衡能力等下降,需要加强康复指导,使其正确使用髋关节,避免脱位。
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合并股骨头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病变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该手术可以同时解决骨折和髋关节病变问题,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对患者身体条件要求较高。在老年患者中,需要充分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确保能够耐受手术。术后同样需要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以恢复髋关节功能,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身体状况、骨折类型等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重围手术期的管理,包括积极处理基础疾病、预防并发症等,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