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饮食调整)、局部治疗(含漱液使用、咽喉含片应用)、病因治疗(病毒感染具自限性以对症处理为主,细菌感染明确时合理用抗生素),且不同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妊娠期女性)有相应注意事项,儿童要密切观察病情等,老年要防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妊娠期女性用药谨慎。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多饮水:急性咽炎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免疫力,一般建议成人每天保证7-8小时以上的睡眠。同时要多饮水,保持咽喉部湿润,每日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毫升左右,以温开水为佳,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利于毒素排出。对于儿童患者,家长需关注其饮水量,保证其摄入足够水分维持咽喉部黏膜湿润状态。
2.饮食调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咽喉部黏膜,加重炎症反应。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如橙子、苹果等),维生素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炎症修复。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调整其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且避免刺激性食物摄入。
二、局部治疗
1.含漱液使用:可使用复方硼砂溶液等含漱液进行含漱,每日3-4次。含漱时要仰头,让含漱液充分接触咽喉部,通过含漱可清洁口腔与咽喉部,减少局部细菌滋生,缓解咽喉部不适症状。但对于儿童患者,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含漱液,避免误咽。
2.咽喉含片应用:可使用碘喉片等咽喉含片,含服咽喉含片能起到局部杀菌、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不过儿童患者使用咽喉含片需谨慎,防止发生误吸等危险。
三、病因治疗
1.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咽炎,一般具有自限性。对于大多数成人患者,可通过自身免疫力逐渐清除病毒而康复,但仍需注意休息等一般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尚不完善,若症状明显可在医生评估下适当采取对症支持治疗。目前对于常见的病毒性急性咽炎,如普通感冒相关性的病毒性咽炎,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
2.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若明确有细菌感染,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等,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生素治疗。但需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对于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时更要谨慎,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急性咽炎时,由于其咽喉部黏膜较为娇嫩,病情变化可能相对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如体温、精神状态、咽喉部红肿程度等。如果儿童出现发热,要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8.5℃且伴有明显不适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退热等对症处理,但要避免自行给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退热药物。同时,儿童患者在治疗期间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家长要按照医生建议做好护理工作。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急性咽炎时要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是否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等情况。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相对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在饮食方面,要保证易于消化且营养丰富,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需求,促进病情恢复。
3.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急性咽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一般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如上述的一般治疗和局部治疗等。如果需要使用药物,要在医生充分评估利弊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定期进行产检,确保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