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血块
鼻出血血块成因包括鼻腔局部因素(如鼻黏膜干燥糜烂、炎症、外伤)和全身因素(如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不同年龄人群成因有差异;处理原则包括紧急处理(保持正确体位、压迫止血等)和病因处理(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不同年龄人群处理需注意差异);预防措施有保持鼻腔湿润、避免鼻腔外伤等;当鼻出血频繁、量大难止、伴贫血表现或不明原因时需及时就医,儿童和老年人出现相关情况更要尽快就医。
一、鼻出血血块的成因
鼻出血后血液凝固形成血块是常见现象,其成因多与鼻腔局部因素及全身因素相关。鼻腔局部因素包括鼻黏膜干燥、糜烂,常见于秋冬季节,空气干燥致鼻黏膜水分流失,易破裂出血,出血后血液在鼻腔内凝结成块;鼻腔炎症,如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刺激使鼻黏膜充血、水肿,血管脆性增加,易出血形成血块;鼻腔外伤,如挖鼻、用力擤鼻等机械性损伤,可直接损伤鼻黏膜血管引发出血并形成血块。全身因素方面,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时,易导致鼻腔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凝结成块;血液系统疾病,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会影响凝血功能,引发鼻出血且易形成血块。不同年龄人群成因有差异,儿童鼻出血多因鼻黏膜娇嫩,易受上述局部因素影响,如挖鼻等不良习惯;老年人则需更关注高血压等全身疾病因素。女性在生理期时,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影响鼻黏膜血管状态,也可能增加鼻出血风险及血块形成。
二、鼻出血血块的处理原则
(一)紧急处理
当发现有鼻出血血块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让患者坐下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这样可防止血液流入咽部引起呛咳,同时也能减少血液向后流入鼻腔后部。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持续压迫510分钟,一般可帮助止血。若出血较多或持续不止,应及时就医。
(二)病因处理
对于由鼻黏膜干燥引起的鼻出血血块,可在室内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在40%60%左右,同时嘱患者避免挖鼻等不良习惯,可局部涂抹金霉素眼膏等促进鼻黏膜修复。如果是鼻腔炎症导致,需根据炎症类型进行相应治疗,如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可使用抗生素治疗。高血压患者则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将血压稳定在合理范围。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鼻出血血块,需针对具体血液疾病进行治疗。不同年龄人群处理时需特别注意,儿童在处理鼻出血血块时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二次损伤;老年人由于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处理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
三、鼻出血血块的预防措施
(一)保持鼻腔湿润
平时可通过多喝水来保持身体整体水分充足,在干燥环境中使用鼻腔生理性海水喷雾器喷鼻,每日23次,可保持鼻黏膜湿润,减少鼻出血发生及血块形成。不同年龄人群使用鼻腔生理性海水喷雾器时方法略有不同,儿童使用时要更加温和,避免过度用力。
(二)避免鼻腔外伤
教育儿童不要挖鼻、用力擤鼻等,成年人也要注意避免这些不良行为。对于有高血压的人群,要严格控制血压,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将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降低因血压波动导致鼻出血的风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要缓慢,防止因摔倒等意外导致鼻腔外伤引起鼻出血。女性生理期时要注意保持鼻腔黏膜的稳定,可适当增加鼻腔保湿措施。
四、何时需就医
如果鼻出血频繁发生,每次出血量较多且形成血块难以自行止血;或者鼻出血同时伴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表现;以及鼻出血是由不明原因引起时,都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鼻内镜等检查明确鼻出血的具体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儿童鼻出血血块频繁出现的情况,更要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鼻腔结构异常等问题;老年人出现鼻出血血块也需尽快就医,排除严重的全身疾病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