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儿童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手术治疗
儿童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手术有明确适应证,如导致长期鼻塞、流涕、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或反复化脓性扁桃体炎且保守治疗无效等;禁忌证包括急性期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全身性疾病未控制等;手术方式有腺样体切除术的传统刮除术和内镜下切除术,扁桃体切除术的剥离法和挤切法;术后需观察出血、进行饮食管理、口腔护理,恢复时间一般1-2周创面愈合,2-4周完全恢复,婴幼儿、有基础疾病儿童及女性儿童手术需特殊考虑。
一、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儿童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手术治疗有明确的适应证。当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导致儿童出现长期鼻塞、流涕,严重影响呼吸,引起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或者因扁桃体肥大反复发生化脓性扁桃体炎,每年发作次数≥7次,且经规范保守治疗无效时,通常考虑手术治疗。例如,有研究表明,约60%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就诊的儿童,在接受腺样体或扁桃体切除术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手术治疗的禁忌证
1.急性期感染:在扁桃体或腺样体急性感染期,一般不建议立即手术,因为此时手术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应待感染控制后2-3周再考虑手术。例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发作期行手术,感染播散的风险会增加。
2.凝血功能障碍:如果儿童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友病等,手术出血风险极高,此类情况禁忌手术。
3.严重全身性疾病未控制:患有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全身性疾病且未得到有效控制时,手术耐受能力差,不宜进行手术治疗。
三、手术方式及特点
1.腺样体切除术
传统刮除术:通过腺样体刮匙将腺样体刮除,手术操作相对直接,但可能存在刮除不彻底的情况,不过技术相对成熟。
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借助内镜可清晰观察腺样体情况,能够更精准地切除腺样体,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术后恢复相对较快。
2.扁桃体切除术
剥离法:沿扁桃体被膜将扁桃体完整剥离切除,这种方法可以较为完整地切除扁桃体,但手术时间可能相对较长,术后疼痛可能稍明显。
挤切法:利用挤切刀迅速将扁桃体切除,手术时间短,但对操作医生技术要求较高,适用于部分合适的患儿。
四、术后注意事项及恢复
1.术后出血观察:术后需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出血情况,一般术后24小时内是出血高发期。要注意观察口腔分泌物的颜色,如果出现大量鲜血或血凝块,应及时告知医生。
2.饮食管理:术后初期应给予冷流质饮食,如冰牛奶、冰淇淋等,避免过热食物刺激创面引起出血。随着创面愈合,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坚硬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术后可使用生理盐水漱口,防止口腔感染,一般术后24小时即可开始漱口,但要注意力度,避免刺激创面。
4.恢复时间:一般术后1-2周创面逐渐愈合,患儿咽痛等不适症状会逐渐缓解,身体逐渐恢复正常生活,但完全恢复正常的饮食和活动可能需要2-4周左右。
五、特殊人群考虑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手术需更加谨慎评估。在评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呼吸、营养等多方面的影响,若手术,术后的护理要更加精细,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和营养摄入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手术前要充分评估心功能,确保手术安全,术后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和护理。女性儿童在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也需要关注,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因为手术可能对其身体外观(如扁桃体切除后咽部外观变化)及心理产生一定影响,要让患儿及其家属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预期恢复情况,增强其治疗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