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单纯性鼻炎概述

来源:民福康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常见鼻黏膜及黏膜下层慢性炎症,病因涉及局部(急性鼻炎反复发作等)、全身(慢性疾病等)及不良习惯;临床表现有鼻塞(间歇性、交替性)、鼻涕、嗅觉减退等;诊断靠症状评估、鼻内镜和前鼻镜检查;需与肥厚性鼻炎等鉴别;治疗包括病因和局部治疗;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病因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相关。局部因素方面,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未彻底治疗,是引发本病的主要原因;鼻腔及鼻窦慢性炎症,长期鼻塞导致鼻黏膜长期受刺激等,也可诱发慢性单纯性鼻炎。全身因素包括全身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可使鼻黏膜营养或功能发生障碍;营养不良,如维生素A、C缺乏;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均可能影响鼻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而引发该病。此外,长期吸入污染空气或化学物质,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等,也与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二、临床表现

1.鼻塞:具有间歇性和交替性特点。间歇性表现为白天、劳动或运动时鼻塞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交替性则表现为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较好,转卧另一侧后,另一侧鼻腔又出现阻塞。

2.鼻涕:一般为黏液性鼻涕,继发感染时可呈脓性。鼻涕可向后流入咽部,引起咳嗽、多痰等症状。

3.其他症状:由于鼻塞,患者可出现嗅觉减退、头痛、头昏等症状,长期鼻塞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等。

三、诊断方法

1.症状评估:详细询问患者鼻塞等症状的发生、发展情况,包括持续时间、轻重程度及相关诱发因素等。

2.鼻内镜检查:通过鼻内镜可直接观察鼻黏膜的情况,可见鼻黏膜慢性充血、肿胀,下鼻甲黏膜肿胀,表面光滑,触之柔软,探针轻压可出现凹陷,移去探针后凹陷很快恢复。

3.前鼻镜检查:可观察到鼻黏膜慢性充血,下鼻甲肿胀,总鼻道有黏液性分泌物等表现。

四、鉴别诊断

需与肥厚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等疾病相鉴别。肥厚性鼻炎多表现为持续性鼻塞,鼻黏膜增生、肥厚,下鼻甲呈桑葚样改变等;变应性鼻炎常有明显的过敏史,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较为突出,鼻黏膜苍白、水肿等。

五、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全身慢性疾病、鼻窦炎等局部疾病,改善营养状况,避免接触污染空气及刺激性物质等。

2.局部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作用,可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改善鼻塞等症状。

鼻腔生理盐水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

鼻减充血剂:可短期使用,缓解鼻塞症状,但需注意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药物性鼻炎。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慢性单纯性鼻炎时,需更加注重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刺激性物质。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谨慎选择,优先考虑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如鼻腔生理盐水冲洗等非药物干预措施。由于儿童鼻腔黏膜较为娇嫩,在进行鼻腔检查或治疗时需更加轻柔,减少对鼻黏膜的损伤。同时,要关注儿童因鼻塞导致的睡眠呼吸障碍等问题,及时干预以保障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患慢性单纯性鼻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应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鼻腔生理盐水冲洗等。若需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进行,充分权衡药物治疗的收益与对胎儿可能产生的风险。同时,要注意避免接触可能诱发鼻炎发作的因素,如花粉、粉尘等。

3.老年人:老年人患慢性单纯性鼻炎时,常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需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兼顾疗效与对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使用鼻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与其他正在服用药物的相互作用。同时,要关注老年人因鼻塞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及可能出现的跌倒等风险,给予相应的关怀和指导。

了解疾病
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指发生在鼻黏膜以及黏膜下层的鼻腔慢性炎症,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急性鼻炎迁延不愈、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鼻塞、流涕、头痛以及嗅觉减退等不适症状,若病情逐渐发展,还有可能并发中耳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什么是慢性单纯性鼻炎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一种可逆性炎症。主要病理改变为鼻黏膜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血管和腺体周围有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黏液腺功能活跃,分泌物增多。病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平时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忌烟酒,消除病灶,不能过分依赖药物来保持鼻腔
慢性单纯性鼻炎能根治吗
张辉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慢性单纯性鼻炎通常无法根治。 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环境刺激、过敏反应、鼻中隔偏曲等。这些因素可能持续存在,难以完全消除,因此鼻炎可能会反复发作。 鼻腔具有自我保护和调节功能,但慢性炎症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受损、鼻甲肥大等结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会影响鼻腔的正常功能,即使症状得到缓解,也难
喝牛奶会长痘吗
魏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喝牛奶可能会长痘。 牛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长痘有影响,比如牛奶中含有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它们可以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分泌增加,而较高水平的IGF1与痘痘的形成和加重有一定关联。同时,牛奶中的激素成分也值得关注,因为现代奶牛养殖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一些激素,这些激素有可能会通过牛奶进入人
肥厚性鼻炎会癌变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肥厚性鼻炎一般不会癌变,但是患者长时间未进行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 肥厚型鼻炎一般是由于慢性单纯性鼻炎长时间迁延不愈,导致以鼻腔黏膜层和鼻甲骨增生肥厚为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性疾病。对于多数肥厚性鼻炎患者而言,在及时进行相应治疗后,能够避免病情持续性进展,达到临床治愈,所以一般也不
慢性单纯性鼻炎如何治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慢性单纯性鼻炎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鼻黏膜清洁、湿润,避免经常抠挖鼻孔造成鼻出血,病情缓解期患者可以适当运动以便增强体质。 2.药物治疗 长时间鼻塞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喷剂、丙酸倍氯米松鼻气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缓解
慢性单纯性鼻炎症状有什么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慢性单纯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咽痛等。 1、鼻塞 患者在发生疾病后由于鼻腔内出现大量炎性分泌物,会影响鼻腔通气,出现一侧或双侧鼻塞的症状。 2、流涕 慢性单纯性鼻炎病程较长,患者由于鼻腔内分泌物流出,会出现频繁流涕的症状。 3、嗅觉减退 患者由于鼻黏膜的味觉感受器长时间受到炎症刺
慢性单纯性鼻炎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慢性单纯性鼻炎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其他检查等。 1.体格检查 视诊时可发现鼻腔内存在新生物、鼻中隔偏曲,并且会出现鼻甲充血、肥大增生、咽喉黏膜发红等情况。 2.影像学检查 鼻部CT检查能够判断鼻以及邻近组织的具体情况以便确定病灶所处位置,鼻部X线检查有利于确诊鼻部生理解剖结构正不正常
慢性单纯性鼻炎如何处理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慢性单纯性鼻炎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来处理,具体如下: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保持鼻部清洁,可以使用鼻腔冲洗液来清洗鼻腔,清除鼻腔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减轻鼻塞的症状。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丙酸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布地奈德等药物,促进纤毛上皮修复,改善不舒
慢性单纯性鼻炎临床表现的特点是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慢性单纯性鼻炎临床表现包括鼻塞、流鼻涕、头晕以及湿疹等。 1、鼻塞 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患者由于鼻甲肿大,出现鼻黏膜水肿,导致鼻腔堵塞,从而引起鼻塞不通气的症状。 2、流鼻涕 慢性单纯性鼻炎反复发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使排泄物增加,从而导致出现流鼻涕的症状。 3、头晕 部分患者由于长时间鼻塞,可能会感到
慢性单纯性鼻炎概述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发生在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 慢性单纯性鼻炎可能与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还可能由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中隔偏曲、长时间使用血管收缩剂等因素引起,患者可能会出现反复发作的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头痛等症状。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麻黄碱、羟
鼻炎
戴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鼻炎主要是鼻腔内的炎性疾病。导致鼻炎发生的原因有许多,有病毒因素导致的、细菌感染导致的、也可能是因为过敏所导致的,他们分别是病毒性鼻炎、细菌感染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因为干燥所导致的干燥性鼻炎,需要对症治疗。他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鼻塞、嗅觉下降、头痛、头晕、鼻涕多等症状。
鼻炎
范巧真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鼻炎是鼻腔的一种延续疾病,大部分是由于病毒或者是细菌以及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或者是全身性的疾病感染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为鼻腔黏膜的充血、肿胀、渗出、增生,或者是坏死和萎缩。鼻炎一般是不会传染的。但如果是由于一些病毒或者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炎,是有一定传染性的。
单纯性鼻炎
范巧真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单纯性鼻炎是指患者的鼻腔粘膜或者是粘膜下层的炎症持续存在,并且反复发作。临床症状,主要就是以鼻塞为主,主要表现为白天或者是运动的时候有所减轻,但是在夜晚或者是寒冷的时候会有加重情况。在治疗上主要是针对病因去进行治疗。所以建议患者出现症状还是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局部也会用一些血管收缩剂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