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或做剧烈运动就尿失禁是什么原因
咳嗽或剧烈运动就尿失禁主要有压力性和急迫性两种类型,前者因盆底肌肉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后者与膀胱过度活动症有关。其原因包括年龄增长致身体机能衰退、女性怀孕分娩及男性前列腺手术等性别相关因素、长期吸烟和肥胖等生活方式问题,以及盆腔手术史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病史因素。特殊人群中,孕妇和产后女性要控体重、做康复训练,老年人需家人关心并综合治疗、防感染,儿童出现症状家长要观察并及时就医。应对措施有非药物干预(如盆底肌肉训练、减重、戒烟等)、药物治疗(针对急迫性尿失禁需遵医嘱)和手术治疗(针对严重压力性尿失禁且保守治疗无效者)。
一、咳嗽或剧烈运动就尿失禁的类型
1.压力性尿失禁:这是咳嗽或剧烈运动时尿失禁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是由于盆底肌肉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当腹压突然增加,如咳嗽、大笑、运动时,膀胱内压力升高超过尿道阻力,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
2.急迫性尿失禁: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在受到轻微刺激时就会不自主收缩,引起急迫的排尿感,当咳嗽或剧烈运动等刺激出现时,更容易导致尿失禁。
二、导致咳嗽或剧烈运动就尿失禁的原因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中老年人群,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盆底肌肉会变得松弛,尿道括约肌的功能也会下降,使得控制尿液的能力减弱,更容易出现压力性尿失禁。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尿道黏膜萎缩,尿道闭合压力下降,也增加了尿失禁的发生风险。
2.性别因素:女性的尿道较短,而且经历怀孕、分娩等过程,会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怀孕时,增大的子宫会长期压迫盆底组织,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和神经可能会受到拉伸、撕裂等损伤,导致盆底支持结构松弛,从而引发压力性尿失禁。男性如果进行过前列腺手术,可能会损伤尿道括约肌,也容易出现尿失禁。
3.生活方式:长期吸烟会导致慢性咳嗽,反复的咳嗽增加腹压,久而久之会对盆底肌肉和尿道括约肌造成损伤,增加尿失禁的发生几率。肥胖人群腹部脂肪堆积,会增加腹压,对盆底肌肉产生更大的压力,影响其正常功能,进而引发尿失禁。
4.病史因素:曾经有过盆腔手术史,如子宫切除术、膀胱癌手术等,可能会损伤盆底的神经和肌肉组织,破坏尿道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导致尿失禁。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脑卒中等,会影响神经对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的控制,也可能导致急迫性尿失禁或压力性尿失禁。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孕妇和产后女性:孕期要注意控制体重增长,避免胎儿过大增加盆底压力。产后应尽早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如凯格尔运动,促进盆底肌肉恢复。如果产后出现尿失禁症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老年人群:老年人身体机能差,出现尿失禁后可能会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家人要给予关心和陪伴。在治疗上,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基础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3.儿童:儿童出现咳嗽或剧烈运动时尿失禁,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尿道括约肌功能不成熟等有关。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排除泌尿系统疾病。同时,不要过度责备孩子,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四、应对措施
1.非药物干预:对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即凯格尔运动。具体方法是收缩盆底肌肉,持续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肥胖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减轻体重,减少腹部压力。戒烟可以减少咳嗽对盆底肌肉的损伤。此外,生活中要避免长时间站立和重体力劳动,减少腹压增加的机会。
2.药物治疗:对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可使用抗胆碱能药物等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但药物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尿道中段吊带术等。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风险,需要患者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后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