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桡骨远端骨折注意项
右桡骨远端骨折后需注意固定与制动,选择恰当固定材料,密切观察血液循环,儿童固定要注意松紧度;要患肢抬高促进消肿,早期轻柔进行手指屈伸等锻炼,中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增加腕关节活动,不同患者康复锻炼有不同注意事项;休息环境要舒适安静,日常活动避免患肢过度活动和负重;饮食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一、固定与制动注意项
右桡骨远端骨折后需及时进行有效的固定与制动,固定材料的选择要恰当,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如骨折的移位程度、类型等选择合适的外固定支具或石膏等。固定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包括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等,若出现患肢肿胀明显加剧、皮肤苍白、温度降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情况,需及时就医调整固定装置,因为血液循环障碍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缺血性肌挛缩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固定时要特别注意固定的松紧度,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和骨骼生长,过松则达不到固定效果,需定期复查调整。
二、患肢抬高与康复锻炼注意项
1.患肢抬高:骨折后应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一般建议休息时可在患肢下方垫软枕等,使前臂处于舒适的抬高位置。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保持患肢的抬高姿势,以促进消肿。例如,成人休息时可将手臂放在靠枕上,使肘部高于心脏平面;儿童则需根据其身高和患肢情况调整抬高的高度和方式,确保抬高效果。
2.康复锻炼:在骨折早期(一般为1-2周内),主要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等简单的动作,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此时锻炼要轻柔,避免引起骨折部位的疼痛和移位。中期(骨折2-4周后),可逐渐增加腕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活动的幅度和强度。康复锻炼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同年龄的患者康复锻炼的进度可能不同,儿童由于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避免过度锻炼,成人则可根据自身的恢复情况适当加快锻炼节奏,但都要以不引起骨折部位疼痛加剧和不影响骨折愈合为前提。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康复锻炼时要注意监测血糖,因为骨折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影响血糖控制,同时锻炼时要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对于老年患者,可能合并骨质疏松等情况,康复锻炼时要防止摔倒等意外发生,且锻炼强度要适中,避免因锻炼不当导致再次骨折等情况。
三、生活起居注意项
1.休息环境:患者休息的环境要舒适、安静,避免嘈杂和不良的刺激。保持室内温度适宜,过冷或过热都可能影响患者的恢复。对于儿童患者,要营造一个温馨、安全的休息环境,减少对其心理的不良影响;老年患者则需注意休息环境的防滑等安全措施,防止摔倒。
2.日常活动:在骨折恢复期间,要避免患肢过度活动和负重。例如,避免提拿重物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患肢,如在穿衣、洗漱等活动时要尽量使用健侧肢体协助,防止患肢受到不必要的牵拉或碰撞。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生活起居中的注意事项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家长更多的协助来避免患肢的不当活动,老年患者则需要家人更加细心的照顾,确保其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能保护好患肢,促进骨折的恢复。
四、饮食注意项
1.营养均衡:骨折患者需要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以促进骨折的愈合。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重要原料,可多食用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可多吃牛奶、豆制品、虾皮等;维生素对于骨骼的代谢也很重要,可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不同年龄的患者对营养的需求略有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来支持骨骼生长和骨折恢复;老年患者可能存在消化功能减退等情况,在饮食上要注意易于消化,同时保证营养的充足供应。
2.避免不良饮食: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影响身体的恢复,导致炎症反应加重等情况。同时,要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过程。例如,吸烟会影响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减少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不利于骨折愈合;过量饮酒则可能干扰身体的代谢和营养吸收,对骨折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