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多样,典型症状包括感染症状(不同年龄发热表现有差异)、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喷射性呕吐等)和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等);不同年龄段有特殊表现,新生儿及婴儿症状不典型,儿童惊厥发生率高、可能有精神症状,成年人部分症状不典型、可出现精神及意识障碍,老年人症状不典型、精神症状突出且病情进展快;还可能有并发症,如硬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脑积水等,早期识别症状对诊治至关重要,不同年龄段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典型症状
1.感染症状:化脓性脑膜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甚至更高。新生儿、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体温不升或仅表现为低热。这与机体免疫系统对细菌入侵的反应有关,不同年龄人群的免疫反应能力不同,导致发热表现存在差异。
2.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是常见症状之一,程度较为剧烈,呈持续性,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会使头痛加重。呕吐也较为频繁,多为喷射性呕吐,这是由于颅内压升高刺激呕吐中枢所致。视乳头水肿在病情严重或病程较长时可能出现,但在疾病早期相对少见。儿童患者因颅骨缝未完全闭合,颅内压增高时可能表现为前囟饱满、张力增高。
3.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项强直,即患者颈部肌肉僵硬,被动屈颈时阻力增加。克氏征阳性,检查时患者仰卧,一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成直角,然后将小腿被动伸直,若出现疼痛而伸直受限则为阳性。布氏征阳性,患者仰卧,被动向前屈颈时,双侧髋、膝关节自动屈曲为阳性。这些体征是由于脑膜受炎症刺激,神经根受牵拉所致。
二、不同年龄段的特殊表现
1.新生儿及婴儿:新生儿和婴儿化脓性脑膜炎症状往往不典型。体温可能不稳定,可发热或体温不升。常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拒奶、吐奶、哭声低微或尖叫、前囟饱满紧张等。由于其囟门未闭,对颅内压增高有一定缓冲作用,所以头痛、呕吐等典型症状可能不明显。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惊厥,表现为双眼凝视、面部或肢体抽搐等。
2.儿童:除典型症状外,儿童可能表达头痛、头晕等不适,还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易激惹等精神症状。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惊厥的发生率相对较高。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学习能力下降等情况,这可能与脑膜炎导致的脑功能损伤有关。
3.成年人:成年人化脓性脑膜炎症状相对典型,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因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等因素,症状不典型。除上述典型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谵妄、幻觉、定向力障碍等。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从嗜睡逐渐发展至昏迷。
4.老年人:老年人化脓性脑膜炎症状常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明显,头痛、呕吐等症状也可能较轻。精神症状较为突出,如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容易被误诊为老年痴呆或其他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基础疾病较多,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压疮等。
三、并发症相关表现
1.硬膜下积液:多见于婴儿,发生率可达15%45%。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治疗过程中体温不退,或热退数日后又复升,同时伴有呕吐、惊厥、前囟饱满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头颅透光试验和头颅CT检查有助于诊断。
2.脑室管膜炎:多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且延误治疗的婴儿。患儿在有效抗生素治疗下发热不退、惊厥频繁、前囟饱满,CT可见脑室扩大。脑室穿刺检查脑脊液异常可确诊。
3.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由于炎症刺激下丘脑,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水潴留和低钠血症。患者可出现水肿、乏力、嗜睡、惊厥等症状,血钠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
4.脑积水:多因炎症渗出物粘连堵塞脑室孔道,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所致。表现为头颅进行性增大,前囟扩大饱满、张力高,颅缝裂开,头皮静脉怒张,双眼呈落日征。头颅CT或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温馨提示:不同年龄段人群在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早期识别症状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新生儿和婴儿症状不典型,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喂养情况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儿童若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成年人和老年人若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患病后病情可能更复杂,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