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是先天性发育异常致小脑扁桃体等结构下延入颈椎管且常合并脊髓空洞的病症,发病与胚胎发育、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相关,不同年龄、性别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会影响,通过MRI等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非手术为辅。

一、定义

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是小脑扁桃体等结构向下延伸,进入颈椎管内,同时常合并脊髓内有空洞形成的病症。

二、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胚胎发育因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管闭合等环节出现异常,可能导致颅颈交界区结构发育畸形,进而引发小脑扁桃体下疝以及脊髓空洞的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的胚胎发育情况不同,若在关键发育时期受到外界因素(如某些药物、感染等)影响,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解剖结构异常影响:正常情况下,颅颈交界区有相对稳定的解剖结构关系。当小脑扁桃体下疝后,会改变局部脑脊液的循环动力学,影响脊髓的血液供应等,从而逐渐导致脊髓内空洞的产生。对于儿童来说,其颅颈交界区的结构还在不断发育完善过程中,相对更易出现这种因发育异常导致的病变;而成年人若既往有头部外伤等病史,也可能诱发或加重该疾病的病理改变。

三、临床表现相关因素

不同年龄表现差异

儿童:可能出现颈部疼痛、上肢无力、肌肉萎缩等表现,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脊髓空洞可能影响神经功能的正常发育,导致运动、感觉等方面的异常更明显。例如,患儿可能出现握持东西无力,行走时步态不稳等情况,这与脊髓内神经传导受空洞影响,导致相应肢体的神经支配功能障碍有关。

成年人:症状相对多样,可能有上肢或躯干的感觉异常,如麻木、疼痛等,也可能出现肢体运动障碍,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等。成年人的生活方式相对固定,若既往有长期不良姿势等情况,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发展,比如长期伏案工作的成年人,颈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会进一步影响颅颈交界区的力学环境,促使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相关症状加重。

性别差异相关: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该疾病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不同性别的个体在发病后的表现可能因身体结构等因素有一定细微差别。例如,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身体的激素水平等发生变化,可能会对病情产生一定影响,但总体来说性别因素不是该疾病的主要发病决定因素。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颈部过度劳损、头部外伤史等不良生活方式因素会增加发病风险或加重病情。如长期从事需要频繁低头、颈部剧烈活动的工作或运动的人群,其颅颈交界区承受的压力和应力改变,更容易导致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相关结构的异常。

四、诊断相关要点

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的重要手段。通过MRI可以清晰地看到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程度,以及脊髓内空洞的大小、位置等情况。例如,能明确小脑扁桃体下疝超过枕骨大孔平面一定距离(一般超过5mm可考虑异常),同时观察到脊髓内长T1、长T2信号的空洞影。对于不同年龄患者,MRI检查的操作和解读需考虑其生理特点,儿童的颅骨相对较薄,成像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等问题,但为了明确诊断仍需进行规范的MRI检查。

临床表现与检查结合:医生会结合患者的颈部疼痛、肢体感觉运动异常等临床表现,再依据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来综合诊断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对于有可疑症状的患者,无论年龄、性别,都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评估来明确诊断。

五、治疗相关原则

手术治疗为主: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手术的目的是解除小脑扁桃体下疝对脊髓等结构的压迫,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等。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患者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选择不同。例如,对于脊髓空洞较大且有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患者,通常需要尽早考虑手术干预;而对于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的患者,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再决定是否手术。在手术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操作方式,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非手术治疗辅助:对于一些不能耐受手术或病情较轻暂时不需要手术的患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辅助措施,如康复训练等。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肢体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等。但非手术治疗不能替代手术治疗的根本作用,主要是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了解疾病
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病情进展速度缓慢,属于慢性病。脊髓空洞症患者脊髓内产生充满液体的异常空洞时,会导致感觉异常、营养障碍、肢体无力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脑扁桃体下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渗漏怎么回事
李士其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后脑脊液渗漏可能与手术操作不当、脑膜炎、胶质瘤等因素有关。1、手术操作不当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包括后颅窝减压术、脑脊液分流术等。如果在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硬脑膜受损,可使脑脊液从受损部位流出来,引起脑脊液渗漏。患者应该尽快去医院进行局部修复处理,防止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危害。2、脑膜炎如果患者存在脑膜炎,可分泌大量炎症因
小脑扁桃体下脊髓空洞没有症状需要治疗吗
李士其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是指同时患有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脊髓空洞症,没有症状的患者一般也是需要治疗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胚胎时期脑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先天性疾病,可能是由于脑积水、基因突变、脊髓脊膜膨出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而脊髓空洞症则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的伴随症状之一,如果患者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较为轻微,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方法进行对症治疗,比
小脑扁桃体下手术成功率
王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一般是指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该病手术成功率总体较高,但是由于患者病情不同,所以成功率数值无法一概而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诱因不同,治疗难易程度存在差异,所以手术成功率也有区分。比如,如果是因为小脑畸形、小脑出血所造成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通常需要做急诊手术,该类手术可能会有一定的危险,手术成功率在80%左右。而如果是由于枕
小儿气手术后多久可以走路?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小儿疝气手术以后第2天,病人就可以走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适量。因为小儿疝气手术以后病人配合得比较差,因此家长不要让孩子过多的走路,而且要防止剧烈的运动,避免导致腹内压升高,表现出疝气的复发。而且,小儿疝气手术以后,半年之内不可以做剧烈的运动,包括爬山、游泳、跑步等,也要防止小儿哭闹,因为这些都是导
最常见的腹外是什么?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最多见的腹外疝是腹股沟疝。其次,脐疝、股疝、白线疝,切口疝也较为多见。多为先天发育不良,腹壁薄弱,营养代谢不良,腹腔压力长时间增高等原因引发。建议病人就医外科进行检查,一般需要经过手术进行治疗。
气手术后多久可以吃东西?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这要根据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来决定。若是开放式腹股沟斜疝手术,常选择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后6小时就能喝水,8小时后一般就可以进食半流质,例如稀饭等。假如是腹腔镜微创斜疝修补术,在全麻下进行手术的,手术后必须等到排气以后才可进食。
老人气手术需要住院几天?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老人的疝气手术需要住院多长时间,要根据患者年龄、身体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综合的判断。一般疝气的手术相对比较简单,正常情况下,住院四天左右就可以出院。如果年龄比较大,疝囊也比较大,手术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创面渗血,导致术后血肿,可能需要住院多观察几天,一般会在一周左右出院。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皮下血肿,可能
什么是食管裂孔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疾病,多见于老年人、肥胖的、还有女性,腹压很高,食管裂孔是膈肌上一个裂孔,是正常的食管穿膈肌的地方,老年人表现出了问题,是肌肉松弛,食管裂孔增大。前列腺增生、便秘的患者,慢性咳嗽的患者就容易表现出腹压增高以后,腹腔的胃、大网膜、结肠从食管裂孔进入到胸腔,就叫食管裂孔疝,造成原因主要是
气手术后多少天恢复正常?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正常情况下,疝气手术以后大概需要7天左右的时间,便可以基本恢复正常。但是患者如果要恢复正常的活动或者是工作的话,一般要在一个月以后的时间,甚至可能还会需要更长一点的时间,这个还取决于患者的年龄,体质以及是否合并有基础疾病,手术后是否有并发症等多个因素来决定的。如果患者的年龄比较大或者是合并有糖尿病等
女孩子会得气吗?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女孩儿会得疝气。疝气分为斜疝和直疝,女孩子多见得的疝气是直疝,直疝往往是因为腹壁受到的损伤,比如说外伤或者生孩子造成腹部的结构疏松、结缔组织破坏、肌肉松弛造成的。疝的部分多见的是肠管,经过壁层腹膜凸向腹壁的肌肉薄弱区疝象体表以外,表面看起来是一个突起膨大的东西。初步的疝气可以回纳,叫做可复性疝,往往
腹股沟为什么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
刘嘉林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三甲
腹股沟疝由于发病原因决定了主要发生在儿童和老年人:第一、儿童生下来腹股沟区内环口鞘状突没有闭合,这是先天缺陷,很多人都会有,这个能达到10%,这些小孩都不能够闭合,所以在成长到一两岁以后就会出现腹股沟疝,因此小孩是最常见。第二、常见人就是老年人,过了青年和中年以后,腹壁肌肉、肌腱强度也在下降,整个组织也在退化,所以肠子就可以通过腹股沟薄弱
做腰椎穿刺手术会不会引起脊髓空洞症
陈仲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腰椎穿刺通常在腰4-5腰5骶1进行,很少在胸12腰1进行。当然也有一些胸椎椎间盘突出从腰1以上会涉及到脊髓,只有穿刺到脊髓才会损伤到脊髓,最终有可能引起脊髓损伤或脊髓空洞。但脊髓空洞很少是由于穿刺引起的,多数是原发的病变。腰椎穿刺所在的位置都是马尾的位置,即使穿到硬膜囊内,也不至于损伤马尾,可以避开针尖,所以一般腰椎穿刺不会引起脊髓空洞症
什么是小脑扁桃体下
邹哲伟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颅底发育畸形,就是颅腔狭小。小脑扁桃体应该容纳在颅腔里,但因为颅腔狭小,它就从颅腔和脊柱椎管相通的枕骨大孔疝到脊髓部分,就形成了小脑扁桃体下疝。轻度小脑扁桃体下疝没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如果下疝加重或者压迫时间长,形成了脊髓空洞以后,有可能出现颈项部疼痛或者双手发育问题,比如双上肢无力、麻木等。
脊髓空洞症中晚期症状
闫秀中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脊椎空洞症晚期的症状,上肢会出现手部肌肉的萎缩,皮肤营养障碍,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下肢也会出现温度觉或者是痛觉的消失,也可以出现下肢肌肉萎缩、无力,严重的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所以,脊髓空洞症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中晚期的不可逆的损伤。
食管裂孔什么意思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食管裂孔疝主要是由于腹腔内脏器,重点是胃经膈肌食管裂孔处进入胸腔而引起一些相应症状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膈肌裂孔周围韧带结构降低或者胃内压力增加,从而导致膈肌周围食管压力增加所,如果出现相关症状,需要到医院检查后对症治疗。
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婴儿脐疝多属于易复性疝,较常见,嵌顿少见,顾家长不用过分担心。脐疝仅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嵌顿疝、绞窄疝等并发症,表现为宝宝哭闹不止、表情痛苦、面色苍白,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严密关注患儿病情,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