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掌骨骨折怎么办
第五掌骨骨折是手部常见骨折,多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不同年龄、性别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骨折原因和恢复能力上存在差异。怀疑骨折应及时就医,通过体格检查和X线等检查诊断。治疗方法分保守和手术两种,保守治疗适用于移位不明显或稳定性好的骨折,手术则用于移位明显等情况。康复与护理分固定和拆除固定两个阶段,要注意抬高患肢、适当活动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和有基础疾病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各有注意事项,需综合考虑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了解第五掌骨骨折
第五掌骨骨折是手部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因直接暴力如拳击硬物等引起,也可能因间接暴力导致。骨折后局部会出现疼痛、肿胀、畸形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手部的正常功能。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在骨折的发生原因和恢复能力上可能存在差异。年轻人可能因运动、外伤等原因导致骨折,恢复能力相对较强;而老年人则可能因骨质疏松等原因,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且恢复相对较慢。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凝血功能和代谢状态会有所变化,可能影响骨折的愈合。有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和增加感染风险。
二、及时就医诊断
怀疑第五掌骨骨折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先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手部的外观、肿胀程度、有无畸形等,同时检查手部的感觉、运动功能。之后会安排进行X线检查,这是诊断第五掌骨骨折的常用方法,可以清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必要时还可能进行CT等进一步检查,以更准确地了解骨折的细节。
三、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对于骨折移位不明显或稳定性较好的第五掌骨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常用的方法是手法复位,医生通过专业的手法将骨折的断端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位置,然后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46周,在此期间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保守治疗适合大多数年龄和性别的患者,但对于依从性较差的儿童或老年人,需要家人加强监督,确保固定的有效性。有骨质疏松病史的患者,在固定期间可能需要同时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
2.手术治疗:如果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失败或为开放性骨折等情况,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的内固定材料有克氏针、钢板等。手术可以更准确地恢复骨折的解剖结构,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手部功能的恢复。但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神经损伤等。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或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在术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儿童进行手术时,要充分考虑其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内固定材料。
四、康复与护理
1.固定期间:在骨折固定期间,要注意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同时,要进行适当的手指活动,如握拳、伸展等,以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但要避免骨折部位受到外力碰撞或过度活动。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活动能力相对较弱,家人要协助其进行日常护理和康复训练。有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拆除固定后:拆除石膏或支具后,要逐渐增加手部的活动范围和强度。可以进行一些康复训练,如握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可以配合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儿童在康复训练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以游戏等形式增加其积极性和配合度。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折愈合较快,但要注意避免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在固定和康复过程中,要选择适合儿童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方案。同时,要加强对儿童的看护,防止其再次受伤。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骨折愈合相对较慢,且可能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加强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合并有骨质疏松,要积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3.孕妇:孕妇在发生第五掌骨骨折时,治疗方案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胎儿的安全。尽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和检查方法。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影响胎儿健康。
4.有基础疾病患者:如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骨折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在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