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炎是什么意思
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炎是双侧筛窦和上颌窦发生炎症反应,其病因与感染因素(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及其他因素(鼻腔手术恢复不佳)相关,临床表现有局部症状(鼻塞、流涕、面部疼痛或头痛)和全身症状(全身不适、儿童特殊表现),诊断依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规范处理。
一、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炎的定义
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炎是指双侧的筛窦和上颌窦发生了炎症反应。筛窦和上颌窦都属于鼻窦的一部分,鼻窦是鼻腔周围含气的骨质空腔,左右成对,共四对,分别是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当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双侧筛窦和上颌窦时,会引发黏膜的炎症性改变,出现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等病理表现。
二、病因方面的相关因素及影响
(一)感染因素
1.年龄影响: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引发筛窦及上颌窦炎。例如,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后,病原体容易蔓延至鼻窦引发炎症。而成年人如果自身免疫力下降,比如长期劳累、患有慢性疾病等情况时,也可能因感染病原体而患上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炎。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鼻腔及鼻窦黏膜,降低黏膜的防御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进而容易引发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炎。此外,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空气中的粉尘、有害气体等会对鼻窦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也会增加患病几率。
3.病史因素:有过敏性鼻炎病史的人群,由于鼻腔黏膜处于过敏状态,更容易出现水肿、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容易导致鼻窦引流不畅,从而继发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炎。另外,有鼻部结构异常病史,如鼻中隔偏曲等,会影响鼻窦的正常通气和引流,使鼻窦内的分泌物不易排出,增加炎症发生的可能性。
(二)其他因素
鼻腔的一些手术操作如果术后恢复不佳,也可能导致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炎的发生。比如鼻腔息肉切除术等,若术后鼻窦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引流功能受到影响,就容易引发炎症。
三、临床表现相关情况
(一)症状表现
1.局部症状: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炎患者通常会出现鼻塞,这是由于鼻窦炎症导致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引起的,严重时会影响呼吸。还会有流涕症状,可为黏脓性或脓性鼻涕,筛窦炎患者的鼻涕可能向咽部倒流,上颌窦炎患者的鼻涕多为脓性且有特定的气味。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面部疼痛或头痛,上颌窦炎引起的头痛多在面颊部、上列牙痛等部位,筛窦炎引起的头痛多在眼眶周围等部位。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不适,如乏力、发热等。儿童患者可能表现得更为明显,除了局部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情况。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无法准确表达自身不适,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安等异常表现。
四、诊断相关要点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鼻部的体格检查,观察鼻腔黏膜的情况,看是否有充血、肿胀、分泌物等。还会检查面部相应区域是否有压痛等情况,比如上颌窦炎患者可能在按压面颊部时有压痛。
(二)影像学检查
通常会进行鼻窦CT检查,通过鼻窦CT可以清晰地看到双侧筛窦和上颌窦的黏膜增厚情况、是否有积液、窦腔的形态等,有助于明确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炎的诊断以及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年龄较小的儿童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但为了明确诊断有时是必要的。
五、治疗相关原则
(一)一般治疗
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合理喂养,保证营养均衡,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要保持鼻腔清洁,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清除鼻腔内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
(二)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但具体药物的选择要根据病原体的情况来定。对于儿童患者,要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此外,还可能会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水肿,改善鼻塞等症状。
(三)手术治疗
如果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炎经过规范的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存在鼻窦解剖结构异常等情况时,可能会考虑手术治疗,如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等,但手术的选择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总之,双侧筛窦及上颌窦炎是双侧鼻窦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遵循循证医学原则进行规范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