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急性鼻咽炎的方法
急性鼻咽炎的一般治疗(休息保暖、多饮水、清淡饮食)、对症治疗(退热、缓解鼻塞、止咳)、病因治疗(病毒感染主要对症支持、细菌感染用抗生素)及预防措施(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传染源、注意个人卫生),以帮助患者康复及降低发病风险,不同人群在各方面需注意相应要点。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保暖: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这有助于机体恢复,因为充足休息可让身体各器官更好地进行自我修复,保暖能防止因受凉导致鼻咽炎症状加重。对于儿童来说,更要营造温暖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其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抵抗力提升;对于老年人,保暖尤其重要,避免因寒冷刺激引发病情波动。
2.多饮水:多喝水可以保持鼻腔和咽喉黏膜湿润,促进分泌物排出,一般每天饮水1500-2000ml左右,以白开水为宜,也可适当饮用淡盐水,淡盐水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能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儿童由于新陈代谢快,更要注意保证水分摄入,可少量多次饮水;老年人则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饮水量,避免一次性饮水过多加重心脏负担等。
3.清淡饮食:饮食宜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菠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会刺激鼻咽部黏膜,加重炎症反应,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可能影响身体整体的恢复状态。儿童在饮食上要注重营养均衡且符合其口味偏好,保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老年人要考虑消化功能,选择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二、对症治疗
1.退热:若患者有发热症状,对于成人来说,体温超过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但需遵循相关用药原则;儿童发热时要格外谨慎,优先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体温超过38.2℃且符合用药指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合儿童的退热药物,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导致不良后果,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等。
2.缓解鼻塞:可使用生理性海盐水鼻腔喷雾器清洗鼻腔,能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鼻塞症状,每天可根据需要多次使用。儿童使用生理性海盐水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老年人使用时也要注意力度,同时如果鼻塞严重影响睡眠等情况,可在医生评估下谨慎使用相关缓解鼻塞的药物,但要警惕可能存在的药物不良反应等。
3.止咳:如果患者有咳嗽症状,可适当饮用蜂蜜水(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缓解咳嗽,对于儿童咳嗽,要避免自行使用成人止咳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儿童专用的止咳糖浆等药物,同时要注意观察咳嗽性质等,如咳嗽伴有大量脓痰等情况要及时就医进一步排查。
三、病因治疗
1.病毒感染:多数急性鼻咽炎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目前对于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鼻咽炎暂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要注意休息、增强免疫力等,一般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经过适当的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大多可在1-2周内恢复。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病毒感染后更要加强护理,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老年人本身免疫力相对较低,病毒感染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要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等情况。
2.细菌感染:若明确有细菌感染,如合并链球菌等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但要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避免滥用抗生素。对于儿童使用抗生素要格外谨慎,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用药剂量等;老年人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肝肾功能等情况,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四、预防措施
1.增强免疫力: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成人每周可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儿童要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至少1-2小时;老年人可选择散步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通过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降低急性鼻咽炎的发生风险。
2.避免接触传染源:在流感高发季节等,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减少与病毒或细菌携带者的密切接触,防止被感染。儿童在流感季节更要注意防护,避免交叉感染;老年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如需外出同样做好防护措施。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手挖鼻孔等不良习惯,减少病原体侵入鼻腔的机会。儿童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家长要监督引导;老年人也要注意个人卫生维护,尤其是行动不便等情况时更要确保手部等的清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