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肺结核做什么检查
肺结核的诊断涉及影像学、实验室、痰液及其他检查。影像学检查中胸部X线可初步排查但对早期不典型病变显示不清,胸部CT分辨率高更易发现细微病变;实验室检查里PPD试验辅助判断是否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特异性更高;痰液检查中痰涂片抗酸染色可提供线索,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是诊断金标准;其他检查中纤维支气管镜对怀疑气管、支气管结核等情况有作用,儿童操作更需谨慎,有禁忌证者不宜进行。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意义:是初步排查肺结核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可发现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形态等。不同年龄人群胸部X线表现有差异,儿童的胸部X线特点与成人不同,儿童胸廓发育尚不完善,肺部含气量相对较少等;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其肺部基础情况可能影响X线对病变的显示;有基础肺部疾病病史的人群,胸部X线可能会有原有疾病的影像表现干扰对肺结核的判断。通过胸部X线检查能初步筛选出可能存在肺部异常的情况,但对于一些早期、不典型的肺结核可能显示不清晰。
操作:患者站立或仰卧位进行胸部X线拍摄,暴露胸部,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2.胸部CT检查:
意义:相较于胸部X线,胸部CT分辨率更高,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细微病变,有助于发现胸部X线不易察觉的病变,如隐蔽部位(如纵隔旁、肺尖等)的肺结核病灶、微小的结节病灶等。在不同年龄人群中,CT的应用价值类似,但儿童由于身体组织对射线的敏感度等因素,需严格掌握检查适应证和辐射剂量;对于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时需谨慎评估风险;有对比剂过敏史的患者要提前告知医生。胸部CT能更精准地判断病灶的性质、范围等,对排除肺结核有重要意义。
操作:患者需躺在CT检查床上,按照医生指示保持体位不动,一般会进行平扫,必要时可能进行增强扫描。
二、实验室检查
1.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
意义:通过注射结核菌素观察局部反应来判断是否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不同年龄人群的PPD试验阳性判断标准略有不同,儿童的阳性判断标准相对更严格一些;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PPD试验可能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有卡介苗接种史的人群,PPD试验也可能呈现阳性反应,所以需要结合临床其他表现综合判断。PPD试验是辅助排除肺结核的一个重要实验室检查。
操作: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结核菌素,48-72小时后观察注射部位的硬结大小等反应。
2.γ-干扰素释放试验:
意义:相较于PPD试验,该试验特异性更高。不同年龄人群中其检测结果的意义相似,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近期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但还未产生足够免疫反应时,可能存在一定的检测窗口期;对于服用某些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人群,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它可以作为排除肺结核的辅助依据之一。
操作:采取外周静脉血,进行相关检测操作。
三、痰液检查
1.痰涂片抗酸染色:
意义:查找痰液中的抗酸杆菌,若找到抗酸杆菌则高度怀疑肺结核,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肺结核。不同年龄人群的痰液性状等有差异,儿童咳痰相对困难,获取合格痰液标本较成人有一定难度;对于长期卧床、痰液黏稠的患者,获取痰液标本可能需要特殊方法;有呼吸道疾病导致痰液性状改变的患者,会影响痰涂片抗酸染色的结果判断。通过痰涂片抗酸染色可以为排除肺结核提供线索。
操作:收集患者痰液,进行涂片、抗酸染色等操作。
2.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意义:是诊断肺结核的金标准之一,但培养时间较长。不同年龄人群中培养的阳性率可能受机体免疫状态等因素影响,儿童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可能影响培养阳性率;对于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功能异常的患者,培养阳性率也可能降低。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阳性可确诊肺结核,阴性则有助于排除肺结核,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操作:将痰液接种于特定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观察是否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
四、其他检查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意义:对于怀疑气管、支气管结核等情况时可进行该检查。在儿童中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需要更谨慎的操作,要考虑儿童气道的特点;对于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凝血功能严重异常的患者,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禁忌证。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可以直接观察气道内情况,获取病变部位的标本进行检查,有助于排除或诊断肺结核相关的气道病变。
操作:患者一般采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局部麻醉后将纤维支气管镜经鼻腔或口腔插入气道内进行检查和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