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期综合征是什么意思
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引发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绝经分自然和人工两种。其症状包括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症状、精神神经症状、泌尿生殖道症状、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和骨质疏松等。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的人群症状特点和注意事项有别,诊断主要依据年龄、症状及性激素检查,治疗有一般治疗、激素补充治疗和非激素药物治疗三种方式,女性在此阶段要关注自身变化,保持良好心态,严重时及时就医,家人和社会也应给予理解支持。
一、绝经期综合征的定义
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导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绝经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自然绝经是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人工绝经则是两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受放射治疗等所致。
二、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表现
1.月经紊乱:是绝经期综合征常见症状,可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持续时间长及经量增多或减少。月经周期可能从原本规律变为提前或推迟,经量可能时多时少,这些变化与卵巢功能衰退,激素分泌不稳定有关。
2.血管舒缩症状:主要表现为潮热,反复出现短暂的面部和颈部及胸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轰热,继之出汗,一般持续13分钟。症状轻者每日发作数次,重者十余次或更多,夜间或应激状态易促发。潮热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
3.精神神经症状:情绪波动大,如烦躁、易怒、焦虑、抑郁、情绪低落等,还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些精神神经症状与体内激素变化以及社会心理因素都有关系。
4.泌尿生殖道症状:生殖系统萎缩,阴道干燥、性交困难及反复阴道感染,尿道黏膜变薄,括约肌松弛,出现尿频、尿急及尿失禁等症状。
5.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绝经后女性患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风险增加,这可能与雌激素水平降低,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减弱有关。
6.骨质疏松:雌激素缺乏使骨质吸收速度大于骨质生成,导致骨量丢失,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尤其是65岁以上女性更为明显。
三、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年龄:年龄越大,卵巢功能衰退越明显,症状可能越严重。对于接近绝经年龄或已绝经多年的女性,更要关注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等问题。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心血管检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加日照时间,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2.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的女性,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可能更严重。建议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瑜伽、游泳等,有助于缓解压力,增强体质。饮食上增加富含钙、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
3.病史: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病史的女性,绝经期综合征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或者使治疗更加复杂。在治疗绝经期综合征时,要充分考虑原发病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例如,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在补充雌激素时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四、诊断
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表现,结合性激素检查等进行诊断。一般检查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等激素水平,FSH>10U/L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FSH>40U/L且E?<1020pg/ml,提示卵巢功能衰竭。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
五、治疗
1.一般治疗:通过心理疏导,使绝经期女性了解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以积极的心态适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坚持身体锻炼,健康饮食,增加日晒时间,摄入足量蛋白质及含钙丰富食物,预防骨质疏松。
2.激素补充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无禁忌证的女性。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等,可以有效缓解潮热、盗汗等血管舒缩症状,改善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预防骨质疏松。但激素补充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在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
3.非激素药物治疗:对于不适合激素补充治疗的女性,可以选择一些非激素药物缓解症状。如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药物缓解抑郁、焦虑等精神神经症状。
六、温馨提示
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自然阶段,但每个女性的症状表现和严重程度可能不同。在这个特殊时期,女性要关注自身身体和心理变化,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如果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家人和社会也应给予绝经期女性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她们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