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扁桃体结石怎么办
扁桃体结石是由扁桃体隐窝内钙、镁等无机盐沉积形成,成因与扁桃体慢性炎症等有关,有咽喉异物感等症状,非药物处理包括日常口腔清洁(盐水漱口、软毛牙刷刷洗)和医疗器械辅助清理(水牙线、医生专业工具清理),手术治疗适用于反复形成、保守治疗无效且影响生活质量者,预防需保持口腔卫生(规律刷牙、用口腔清新剂)和注意饮食(均衡饮食、避免过多饮用碳酸饮料等),要根据情况选合适处理方法并注重预防。
一、扁桃体结石的定义及成因
扁桃体结石是由扁桃体隐窝内的钙、镁等无机盐沉积形成的硬团块,其成因可能与扁桃体慢性炎症、长期食物残渣积存、细菌感染等有关,炎症会使扁桃体隐窝口阻塞,导致分泌物引流不畅,进而形成结石。
二、扁桃体结石的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会有咽喉异物感、咽痛、咳嗽,有时还可咳出有臭味的小结石。若结石较大或较多,可能会影响吞咽、呼吸等功能。不同年龄人群症状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表述不清而表现为反复清嗓、吞咽不适等;成年人则能较明确表达咽喉部的异物感、臭味等情况。
三、扁桃体结石的非药物处理方法
(一)日常口腔清洁
1.使用盐水漱口:每天用温盐水多次漱口,盐水浓度一般为0.9%左右,也就是生理盐水的浓度。温盐水可以帮助松动扁桃体结石,同时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减少细菌滋生,降低扁桃体结石形成的风险。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盐水的浓度和漱口时的力度,避免误咽等情况;成年人相对可以更自主地掌握漱口的方式。
2.使用软毛牙刷轻轻刷洗扁桃体区域:通过刷牙时轻柔地刷洗扁桃体表面,有助于清除一些松动的结石或减少食物残渣在扁桃体隐窝内的积存。但要注意力度,避免损伤扁桃体组织。儿童的牙齿和口腔组织较为娇嫩,刷牙时需家长协助并指导正确的刷牙方式,选择适合儿童的软毛牙刷;成年人则可自行掌握合适的刷牙力度。
(二)医疗器械辅助清理
1.使用水牙线:水牙线可以通过高压水流冲击扁桃体隐窝,将一些较小的结石冲出来。操作时要注意水流的压力不宜过大,以免损伤扁桃体。儿童使用水牙线时需要家长在旁协助控制水流压力和操作角度;成年人可根据自身耐受程度调整水流压力。
2.医生使用专业工具清理:当结石较大、较顽固时,患者需前往医院,由医生使用专业的医疗器械,如弯钳等将结石取出。医生会根据结石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确保安全有效地取出结石。对于儿童,医生在操作时会更加谨慎,充分考虑儿童的配合度和身体耐受性;成年人则需遵循医生的操作流程进行配合。
四、扁桃体结石的手术治疗情况
当扁桃体结石反复形成、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会考虑手术治疗,如扁桃体切除术。但手术是有创操作,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儿童进行扁桃体切除术需谨慎评估,因为扁桃体在儿童免疫功能发育中起到一定作用,一般只有在扁桃体过度肥大严重影响呼吸、反复发生严重感染且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下才会考虑手术;成年人若扁桃体结石问题严重影响生活,可在充分评估后考虑手术治疗。
五、预防扁桃体结石的措施
(一)保持口腔卫生
1.规律刷牙:每天早晚至少刷牙一次,保证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采用正确的巴氏刷牙法,确保牙齿的每个面都能得到清洁,从而减少口腔内细菌和食物残渣的积存,降低扁桃体结石形成的概率。儿童要从小养成规律刷牙的习惯,家长要监督并指导正确刷牙;成年人应持续保持良好的刷牙习惯。
2.使用口腔清新剂:在饭后或口腔感觉不适时,可适当使用口腔清新剂,但不能替代刷牙等基础口腔清洁措施。口腔清新剂能暂时改善口腔气味,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扁桃体结石的成因问题。儿童使用口腔清新剂需选择儿童专用且成分安全的产品;成年人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口腔清新剂,但要注意其成分是否会对口腔黏膜等造成刺激。
(二)注意饮食
1.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蔬菜水果,如苹果、菠菜等,保证营养均衡,增强身体抵抗力,有助于维持扁桃体等部位的健康状态。同时,减少食用过于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导致扁桃体隐窝内分泌物增多,增加扁桃体结石形成的风险。儿童在饮食上需要家长引导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食用刺激性食物;成年人也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
2.避免过多饮用碳酸饮料等:碳酸饮料等可能会影响口腔内环境的酸碱平衡,且其中的糖分等成分容易残留在口腔内,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进而增加扁桃体结石形成的可能性。儿童应尽量少喝碳酸饮料,成年人也应减少此类饮品的摄入。
总之,对于扁桃体结石,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同时注重预防,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和生活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