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肌腱炎的症状
手指肌腱炎主要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僵硬等症状,不同人群还有特殊注意事项。疼痛部位在手指关节周围等肌腱走行处,性质从初期酸痛隐痛发展为刺痛等,寒冷劳累等会加重,休息热敷可缓解;肿胀表现为局部软组织隆起、发红,触之稍硬有压痛;活动受限体现为屈伸障碍、弹响卡顿;僵硬多在晨起及长时间静止后出现。老年人恢复慢要注意保暖锻炼、遵医嘱复查;儿童避免过度用手,优先物理治疗;孕妇避免重复手部动作,谨慎治疗;体力劳动者注意劳逸结合;有基础疾病患者要控制基础病并告知病史。
一、疼痛
1.部位:手指肌腱炎疼痛通常出现在手指关节周围、手掌侧或手背侧肌腱走行部位,具体因受累肌腱不同而存在差异,如常见的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疼痛多在腕部桡侧,拇指活动时疼痛加剧。
2.性质:初期可能是轻微的酸痛或隐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可为刺痛、胀痛或灼痛,尤其在手指活动、用力握拳或伸展时疼痛明显加剧。在炎症急性发作期,即使手指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出现持续性疼痛。
3.影响因素:寒冷、劳累、过度使用手指等因素可使疼痛加重。比如,长时间打字、使用鼠标或进行手部重复性劳动后,疼痛会更加显著;而适当休息、热敷后,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
二、肿胀
1.外观表现:手指肌腱炎可导致受累部位出现肿胀,一般表现为局部软组织隆起,皮肤表面可能会有轻微的发红。肿胀程度不一,轻度肿胀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的饱满感,较严重时肿胀较为明显,甚至可能影响手指的正常外观形态。
2.触感:肿胀部位触之质地稍硬,可能伴有压痛,患者在按压肿胀区域时会感到疼痛加剧。
三、活动受限
1.屈伸障碍:手指屈伸活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这是由于肌腱炎症导致肌腱滑动不畅,影响了手指关节的正常屈伸功能。早期可能只是在屈伸到某个特定角度时感到轻微卡顿或不适,随着病情发展,屈伸活动会变得更加困难,严重时甚至无法完全伸直或弯曲手指。
2.弹响或卡顿:部分患者在手指屈伸过程中,还会出现弹响或卡顿现象,就像手指被“锁住”,需要用力才能“解锁”并完成屈伸动作,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扳机指”。这主要是因为炎症使肌腱与腱鞘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导致肌腱在腱鞘内滑动不顺畅,当用力克服阻力时,就会产生弹响或卡顿。
四、僵硬
1.晨起症状:患者在早晨起床后,常感觉患指僵硬,活动不灵活,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如反复屈伸手指,僵硬感才会逐渐减轻。这是因为夜间休息时,手指长时间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炎症物质积聚,导致肌腱与腱鞘之间的粘连加重,从而出现僵硬症状。
2.长时间静止后:不仅晨起会有僵硬感,在手指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后,如长时间握持物品或长时间不活动,再次活动手指时,也会出现类似的僵硬症状。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肌腱、腱鞘等组织的弹性和修复能力减弱,患手指肌腱炎后恢复相对较慢。老年人应注意手部保暖,避免长时间手部负重劳动,可适当进行手部的轻柔锻炼,如握拳、伸展等简单动作,以促进手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如果出现手指肌腱炎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病情进展并调整治疗方案。
2.儿童:儿童活泼好动,手部使用频率高,但肌腱和腱鞘发育尚未成熟,过度使用手指可能增加患手指肌腱炎的风险。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手部活动情况,避免孩子长时间玩电子游戏、使用乐器练习时间过长等。若发现孩子手指出现疼痛、肿胀等疑似肌腱炎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由于儿童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与成人不同,治疗时应尽量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等,如需使用药物,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确保用药安全。
3.孕妇:孕妇在孕期身体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组织水肿,增加手指肌腱炎的发病几率。孕妇应避免长时间重复手部动作,如长时间编织、打字等。若出现手指肌腱炎症状,在治疗上要特别谨慎,应优先选择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缓解疼痛和肿胀。避免自行使用药物,如需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确保母婴安全。
4.体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手部劳动强度大,长时间的重复性手部动作易引发手指肌腱炎。工作中应注意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定时休息,避免手部过度疲劳。可适当调整工作姿势和工具,减少对手部肌腱的损伤。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治疗期间应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工作强度,避免病情加重。
5.有基础疾病患者:如患有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本身身体抵抗力较弱,且基础疾病可能影响肌腱、腱鞘的正常代谢和修复,使患手指肌腱炎的风险增加,且病情可能更为复杂。这类患者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同时关注手部症状,一旦出现手指肌腱炎,要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以便医生制定更全面、合理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