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死亡,判断脑死亡的标准
脑死亡指包括脑干在内全脑功能及机体整体功能永久性停止。判断标准有深度昏迷,即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脑干反射消失,涵盖瞳孔对光、角膜、头眼、前庭、咳嗽等反射;无自主呼吸,通过呼吸机撤机试验判定;还有确认试验,如脑电图呈等电位、经颅多普勒超声显示脑血流信号消失、体感诱发电位特定波形消失。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诊断需更谨慎、多次评估及严格确认试验;老年人因基础疾病多及身体机能衰退,判断时要排除相关干扰;有脑部疾病或癫痫病史人群,要注意原发病及发作后状态对脑死亡判断的干扰。
一、脑死亡的定义
脑死亡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简单来说,就是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全部脑功能出现了无法恢复的终止,意味着个体已进入死亡状态。
二、判断脑死亡的标准
1.深度昏迷:患者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即使是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引起任何的肢体运动、表情变化等反应。这需要通过多种刺激方式进行评估,如压迫眶上神经、针刺皮肤等。深度昏迷是脑死亡的重要表现之一,反映大脑皮质功能的丧失。
2.脑干反射消失
瞳孔对光反射:使用手电筒照射瞳孔,正常情况下,瞳孔会随着光线的照射而缩小。而脑死亡患者,无论光线强弱,双侧瞳孔均固定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这表明脑干中与瞳孔调节相关的神经通路功能丧失。
角膜反射:用棉签轻触角膜,正常时会引起眨眼动作。脑死亡患者角膜反射消失,提示脑干的三叉神经感觉支及面神经运动支功能已丧失。
头眼反射:又称玩偶眼现象,将患者头部快速向左右或上下转动时,正常情况下眼球会向头部转动的相反方向移动。脑死亡患者头眼反射消失,说明脑干的前庭眼反射通路功能障碍。
前庭反射:通过向耳道内灌注冷水或热水,正常情况下会引起眼球震颤等反应。脑死亡患者前庭反射消失,提示脑干的前庭神经核及相关传导通路功能丧失。
咳嗽反射:气管内插管吸痰等刺激,正常情况下会引起咳嗽动作。脑死亡患者咳嗽反射消失,表明脑干中与咳嗽反射相关的神经核团及神经通路功能受损。
3.无自主呼吸:需要通过呼吸机撤机试验来确定。在充分准备和密切监测下,暂时撤离呼吸机一段时间,观察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动作。如果没有任何自主呼吸运动,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二氧化碳分压持续升高达到一定标准(如≥60mmHg或超过基线水平20mmHg以上),则可判定为无自主呼吸,这意味着脑干呼吸中枢功能的丧失。
4.确认试验
脑电图:呈等电位脑电图,即脑电图上几乎没有任何脑电活动,提示大脑皮质功能丧失。但脑电图检查易受多种因素干扰,如电极接触不良、外界电磁干扰等,所以需要在特定条件下多次检查以确保结果准确。
经颅多普勒超声:显示颅内前循环和后循环血流信号消失,提示脑血流灌注停止,从侧面反映脑功能的不可逆丧失。然而,血管痉挛、血管受压等情况可能影响结果判断,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体感诱发电位:双侧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显示N9和(或)N13存在,P14、N18和N20消失,表明脑干以上神经传导通路中断,有助于进一步确认脑死亡。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脑死亡的判断标准与成人基本相似,但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存在一定特殊性。在判断脑死亡时,对于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幼儿,需要更加谨慎,多次评估。一些疾病在儿童期可能表现出可逆性的脑功能抑制,与脑死亡难以区分。例如,某些严重感染引起的休克导致的脑灌注不足,在积极治疗后可能恢复脑功能。因此,儿童脑死亡的诊断通常需要更长的观察时间和更严格的确认试验,一般需要在符合脑死亡临床标准后,间隔一定时间(如1224小时)再次评估,且两次评估结果需一致。同时,儿童的脑电图等检查结果解读也需要专业儿科神经电生理医生,结合儿童年龄特点进行判断。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脑死亡的判断。例如,老年人常见的脑萎缩可能使脑电图等检查结果出现异常,需要与脑死亡相关改变相鉴别。此外,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对一些刺激的反应可能相对迟钝,在评估脑干反射时,需注意排除因身体机能老化导致的反射减弱或消失,而并非真正的脑死亡。在判断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老年人的病史、用药情况等,综合分析判断。
3.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脑部肿瘤、脑血管畸形等脑部疾病病史的人群,判断脑死亡时需要特别注意原发病对脑功能判断的干扰。例如,脑部肿瘤可能压迫周围脑组织,导致局部脑功能受损,在评估脑干反射等指标时,要考虑到原发病灶对结果的影响。对于有癫痫病史的患者,癫痫发作后可能出现短暂的脑功能抑制状态,需要等待足够时间,排除癫痫后状态对脑死亡判断的干扰,必要时结合动态脑电图监测等手段,以确保脑死亡判断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