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引起眩晕如何治疗

来源:民福康

脑缺血引起眩晕的治疗包括多方面:一般治疗方面,患者要立即休息,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同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药物治疗使用改善脑循环药物如丁苯酞、尼莫地平,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调脂稳斑的他汀类药物,但有相应注意事项。手术治疗针对颈动脉严重狭窄者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不适合该手术或颅内动脉狭窄者可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均存在一定风险。康复治疗采用头部按摩、颈部牵引等物理治疗及平衡训练。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用药谨慎防不良反应,家属加强看护;儿童非必要少用药,关注症状变化;孕妇优先一般治疗,用药遵医嘱并监测胎儿;有药物过敏史者告知医生,禁过敏药、慎交叉过敏药。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调整生活方式:脑缺血引起眩晕时,患者应立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跌倒造成二次伤害。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者,需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减轻身体负担,有助于缓解眩晕症状。同时,吸烟、酗酒会加重血管损伤,影响脑部供血,此类人群必须戒烟限酒。

2.控制基础疾病:许多患者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会加重脑缺血。高血压患者需遵循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平稳控制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高血脂患者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食物摄入,必要时使用降脂药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等方式,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以减缓脑缺血进展。

二、药物治疗

1.改善脑循环药物:如丁苯酞、尼莫地平等。丁苯酞可改善脑缺血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增加缺血区毛细血管数量,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尼莫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能选择性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缓解因脑血管痉挛等原因导致的脑缺血,从而减轻眩晕症状。

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常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这些药物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因血栓堵塞脑血管导致的脑缺血发作,降低眩晕再次发生的风险。但对于有出血倾向,如近期有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病史等患者应慎用。

3.调脂稳斑药物:主要为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不仅能降低血脂,还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防止斑块破裂脱落堵塞脑血管,对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缺血引起的眩晕有重要治疗意义。长期使用需注意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

三、手术治疗

1.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适用于颈动脉严重狭窄(狭窄程度>70%)的患者,通过切除颈动脉内膜增厚及粥样硬化斑块,恢复颈动脉管腔通畅,改善脑部供血,缓解因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脑缺血及眩晕症状。手术有一定风险,如术后出血、感染、脑卒中等,需严格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手术适应证。

2.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等。对于不适合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可通过在狭窄血管内放置支架,撑开狭窄部位,恢复血管通畅。但介入治疗也存在血管损伤、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风险,术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四、康复治疗

1.物理治疗:如头部按摩,专业人员通过按摩头部穴位,如百会、风池等,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眩晕症状。此外,颈部牵引对于因颈椎病导致椎动脉受压引起脑缺血眩晕的患者有一定效果,能拉开椎间隙,减轻椎动脉压迫,改善脑部供血。

2.平衡训练:脑缺血眩晕常导致患者平衡功能障碍,通过平衡训练可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减少跌倒风险。如在平衡垫上站立、行走,进行闭目站立等训练,逐渐增强患者对自身平衡的控制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用药时需特别谨慎。由于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医生需根据老年人肝肾功能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同时,老年人平衡能力较差,眩晕发作时更易跌倒,家属应加强看护,保持居住环境地面干燥、无障碍物,必要时可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等。

2.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脑缺血引起眩晕相对少见。若非必要,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治疗,以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若需用药,必须严格遵循医嘱,选择对儿童副作用小的药物,并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同时,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如眩晕发作频率、程度等,及时向医生反馈。

3.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许多治疗脑缺血的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畸形等。因此,孕妇发生脑缺血眩晕时,应优先采取一般治疗措施,如休息、调整生活方式等。如需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指导下,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4.有药物过敏史者:在使用任何药物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药物过敏史。对于已知过敏的药物绝对禁止使用,避免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危及生命。对于可能存在交叉过敏的药物,使用时也需谨慎,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了解疾病
过敏
正常的情况下,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大都面临两种命运,如果被机体识别为有用或无害物质,则这些物质将与人体和谐相处,最终将被吸收、利用或被自然排出。如这些物质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免疫应答是人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如果这种应答超出了正常范围,即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是一种疾病,因为无端的攻击也会损害正常的身体组织,甚至免疫系统居然有时对机体本身的组织进行攻击和破坏,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多发性脑缺血怎样治疗
王玉霞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多发性脑缺血一般是指脑内多发缺血灶,建议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平时还应注意生活管理。1.药物治疗患者确诊存在脑内多发缺血灶后,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人尿激肽原酶、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碱等药物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如果本身存在高血压、糖尿病或者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还需要尽早进行降压、降糖或者降脂治疗,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卡托普利、
突发脑缺血的症状?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突发性脑缺血一般是供应脑部的血管表现出了一过性供血不足的情况。突发脑缺血的时候,一般病人会有头晕,视物模糊,或者有恶心,呕吐,或者表现出单侧肢体无法活动的情况。有些人还会表现出突然失明,耳聋等情况。
脑缺血的症状有哪些?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部缺血会造成脑部组织功能上的改变。不同脑组织部位的缺血会造成不同的症状。最多见的症状是头晕。如果说是大脑半球的缺血。会造成病人单纯的头晕、头脑不清醒、乏力、犯困等表现。如果说是后循环缺血,后循环是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的是小脑和脑干。而后循环缺血会造成病人眩晕,具体表现为:天旋地转
脑缺血性改变症状是什么?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白质缺血后多见的表现有:认知功能、记忆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下降;还可造成肢体运动的功能障碍,比如肌力下降,或一侧甚至双侧肌力下降,因此造成肢体活动异常;它还可以造成感觉障碍,如疼痛、四肢麻木;它还可以造成睡眠障碍、精神障碍。不宜长时间久坐要适当进行锻炼,才能增强抵抗力。
脑缺血的症状有哪些?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部缺血会造成脑部组织功能上的改变。不同脑组织部位的缺血会造成不同的症状。最多见的症状是头晕。如果说是大脑半球的缺血。会造成病人单纯的头晕、头脑不清醒、乏力、犯困等表现。如果说是后循环缺血,后循环是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的是小脑和脑干。而后循环缺血会造成病人眩晕,具体表现为:天旋地转
老年人轻度中风能完全恢复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轻度中风一般是指轻度脑卒中,是否能完全恢复,需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 脑卒中指的是突发且进展迅速的脑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并且是对功能无影响的小出血或梗死,若能够积极接受治疗,多数患者能够获得治愈。但是如果脑卒中已经造成明显的脑功能损伤,则很难完全治愈,经过治疗和康复训练,部分功能
低血压会不会中风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中风一般是指脑卒中。低血压通常不会直接引发脑卒中,但是长时间低血压可能会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 脑卒中是脑缺血性或脑出血性疾病,低血压是患者血压水平低于正常的现象。对于低血压患者而言,自身血压偏低后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头痛等症状,但是其本身不会直接导致脑卒中产生。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保持低血压现象
血压偏低会引起中风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中风是指脑卒中,血压低是不是会引起脑中风与血压低的严重程度有关,应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脑卒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突然且进展迅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脑部疾病,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是指脑梗死。血压偏低的情况如果不是很严重,一般不会引起脑卒中。但若血压持续偏低,则会导致全身血流量不足,致使大
31岁为什么会脑缺血
沈介明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甲
31岁会有脑缺血灶可能与高血压、脑膜炎、脑动脉狭窄等因素有关。1、高血压高血压容易损害脑部小血管,长期如此可导致脑细胞缺氧坏死后形成的病灶,做影像学检查会看见脑缺血灶。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并发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2、脑膜炎如果患有脑膜炎可引起脑血管炎,导致局部发生脱髓鞘改变。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可发现脱髓鞘病变,外观上类似于脑缺血
每个人都有脑缺血灶吗
王玉霞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脑缺血灶。因为脑缺血灶是脑部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结果,是由于脑组织缺血后形成的阴影,主要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等病理性疾病导致脑组织缺血而形成的。因此只有在存在相关疾病时,才会有脑缺血灶。如果不存在脑组织缺血的现象,属于健康人,则一般不会出现脑缺血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的作息、纠正不良嗜好、规范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该怎么治疗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会该怎么治疗?既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个一过性缺血,没有症状了,症状恢复了,还需要不需要治疗?研究已经证实了,虽然症状完全恢复了,但是脑血流量以及脑细胞功能并没有完全恢复,甚至于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但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出现这种脑血流没有恢复以及脑细胞功能没有恢复,还有认知障碍的没有恢复都是可以治疗,所以说虽然症状恢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哪些危害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实际上是脑梗死预警信号,就是说如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及时干预和治疗,可能就会发展成脑梗死。脑梗死大家都知道,脑卒中,也就是大面积缺血,会造成一个严重后遗症症状,不能恢复的这种长期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所以要在这种短暂症状时候,可以恢复这种短暂性脑缺血状态下赶快去到医院进行系统检查以及积极地干预,不发展到脑梗死,所以说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平时应该注意什么?到医院去进行了系统检查可能就会发现存在的哪些危险因素或者说致病原因。对这些已经知道危险因素和致病原因要积极加以干预,否则就会频繁发生,甚至于变成脑梗死,所以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重要的是要去做系统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止复发,这是对于一个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必须要注意问题。
如何改善大脑缺血缺氧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要想改善大脑的缺血、缺氧状态,首先患者可以用一些药物,比如用银杏叶片、扩管的药物等,因为扩张血管能够让血流速增加。其次,还需要注意多锻炼,多休息,这样也能够改善大脑的供血,同时还需要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以及尿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降尿酸、降血压和降糖、降脂的药物来缓解大脑的缺血、缺氧。
如何改善大脑缺血缺氧
郝敬波 副主任医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若想改善大脑缺血、缺氧现象,可选择口服活血化瘀、改善循环的药物,如贝前列素钠、血塞通滴丸、脑安胶囊、银杏叶片等,能够有效地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缺血缺氧的症状。对于大脑缺血、缺氧患者,还可进行吸氧或者高氧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对于因睡眠呼吸暂停、肺部感染、慢阻肺导致的缺氧症状,可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
脑缺血的治疗
李胜利 副主任医师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脑缺血的治疗原则是抑制血小板聚集,还要调脂、稳定斑块以及改善循环等等。抑制血小板聚集需要用到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等,调脂以及稳定斑块的药物主要是他汀类的药物,比如阿托伐他汀以及辛伐他汀等等。高血压患者需要接受降血压治疗,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还要积极调整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