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憩室是怎么回事
膀胱憩室指膀胱黏膜经膀胱壁肌层向外膨出的囊袋,分先天性和继发性,先天性与膀胱壁肌层薄弱有关,继发性常因下尿路梗阻所致。早期多无症状,随病情发展可出现排尿异常、尿路感染、结石形成等症状。高发人群包括老年人、男性、有不良生活方式及特殊病史者。诊断方法有超声、CT、膀胱镜检查。治疗措施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在治疗时需特别注意。预防上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体检。
一、膀胱憩室的定义
膀胱憩室是指膀胱黏膜经膀胱壁肌层向外膨出的囊袋,分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种。先天性膀胱憩室是由于先天性膀胱壁肌层局限性薄弱,加之膀胱内压增高,使膀胱黏膜自薄弱处膨出而形成;继发性膀胱憩室常因下尿路梗阻所致,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导致膀胱内压力长期升高,膀胱壁部分肌层被破坏,黏膜向外突出形成憩室。
二、膀胱憩室的症状
1.早期:多数患者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时偶然发现。
2.排尿异常:随着憩室增大,可能出现排尿不尽感,患者排尿后仍有尿液残留于憩室内,可导致反复的尿频、尿急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两段排尿现象,即排尿过程中,先排出大部分尿液,间隔片刻后又排出少量尿液。
3.尿路感染:由于憩室内尿液排出不畅,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尿路感染。患者可出现尿痛、发热、寒战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结石形成:憩室内尿液滞留,尿液中的晶体物质容易沉淀形成结石。结石可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血尿、疼痛等症状,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钝痛或绞痛,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腹部或会阴部。
三、膀胱憩室的高发人群
1.年龄因素: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前列腺增生等下尿路梗阻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容易导致继发性膀胱憩室。此外,随着年龄增长,膀胱壁肌肉的弹性和收缩力下降,也增加了憩室形成的风险。
2.性别差异:男性患膀胱憩室的概率相对较高,尤其是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男性。这是因为前列腺增生可导致尿道梗阻,使膀胱内压力升高,从而诱发憩室形成。
3.生活方式:长期憋尿会使膀胱内压力持续升高,增加膀胱憩室的发生风险。此外,缺乏运动、饮水过少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导致尿液浓缩,增加尿路感染和结石形成的机会,间接影响膀胱健康。
4.特殊病史:有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的患者,由于尿液排出受阻或膀胱功能异常,更容易发生膀胱憩室。
四、膀胱憩室的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具有无创、便捷、可重复性强等优点。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膀胱憩室的大小、位置、数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能观察膀胱壁的厚度和有无其他病变。
2.CT检查:对于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或需要进一步了解憩室详细情况的患者,CT检查具有重要价值。CT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有助于发现较小的憩室,判断憩室与周围器官的关系,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3.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憩室的“金标准”。通过膀胱镜可以直接观察膀胱内部的情况,清晰看到憩室的开口、大小、形态及憩室内有无病变,如结石、肿瘤等。同时,还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五、膀胱憩室的治疗措施
1.保守治疗: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膀胱憩室,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采取保守观察的方法。患者应注意多喝水,增加尿量,以减少尿路感染和结石形成的风险。同时,要避免憋尿,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2.手术治疗:对于憩室较大、出现明显症状或合并有结石、肿瘤等并发症的患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憩室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等。手术的目的是切除憩室,解除下尿路梗阻,恢复膀胱的正常功能。
3.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合并的尿路感染等并发症。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症状。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手术耐受性相对较低。在决定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因素。术后应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注意补充营养,促进身体恢复。
2.儿童:先天性膀胱憩室在儿童中也时有发生。对于儿童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更加谨慎,尽量采取保守治疗或微创手术。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排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此外,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喝水、不憋尿等。
3.孕妇:孕妇由于生理状态特殊,在诊断和治疗膀胱憩室时需要特别注意。超声检查是较为安全的检查方法,应尽量避免使用CT等有辐射的检查手段。如果病情较轻,可采取保守治疗,待分娩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一步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
七、膀胱憩室的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每天饮水量应在15002000毫升以上,以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形成的风险。避免憋尿,定时排尿,不要长时间忍尿。
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患有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下尿路梗阻性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以降低膀胱内压力,预防膀胱憩室的发生。
3.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有下尿路症状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膀胱憩室,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