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的区别
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从多方面进行介绍对比。二者定义不同,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到喉部急性炎症总称,咽炎病变局限于咽部;病因上,均有病毒、细菌感染因素,且受环境、生活习惯等影响;临床表现方面,上感症状多样,咽炎急性有咽痛等,慢性以咽部异物感等为主;诊断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治疗均有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且针对特殊人群(儿童、老人、孕妇、有基础疾病者)治疗需考虑其特点和安全性。
一、定义与解剖部位
1.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为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解剖范围涵盖从鼻腔到喉部之间的呼吸道,当病原体入侵这些部位时,就会引发感染。
2.咽炎: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及其淋巴组织的炎症,病变主要局限于咽部。咽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位于鼻腔、口腔后方,喉部上方。
二、病因
1.上呼吸道感染:病因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少数由细菌引起。当人体免疫力下降,如过度劳累、着凉、淋雨等情况下,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此外,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也可能诱发。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老人因免疫力衰退,更容易患病。有慢性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患者,也增加了患病几率。生活不规律、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呼吸道黏膜受损,也易患上呼吸道感染。
2.咽炎:病毒和细菌感染均可导致,常见的病毒有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细菌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双球菌多见。此外,环境因素如粉尘、有害气体刺激,过敏因素如花粉、尘螨过敏,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过度用嗓等都可能引发咽炎。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因用嗓过度,更易患咽炎。过敏体质者在接触过敏原时,也容易诱发咽炎。
三、临床表现
1.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较为多样化,起病较急。初期常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出现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等。2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有咽痛、声嘶、听力减退、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咳嗽加重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小儿症状相对较重,可出现高热、惊厥等。老人和有基础疾病者,病情可能较重,恢复时间较长。
2.咽炎:急性咽炎起病急,初觉咽部干燥、灼热、粗糙感、咳嗽,继有咽痛,多为灼痛,且空咽时咽痛较剧。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但因年龄、免疫力以及病毒、细菌毒力不同而程度不一,可伴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等。慢性咽炎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常有黏稠分泌物附着于咽后壁,使患者晨起时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
四、诊断方法
1.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体格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血常规检查,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现象。
2.咽炎: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临床症状,如咽部疼痛、异物感等。体格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对于怀疑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可进行咽拭子培养,以明确病原体。
五、治疗
1.上呼吸道感染: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继发细菌感染。儿童和老人需要更多的休息和护理。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药物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明显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有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者,可使用减充血剂;频繁打喷嚏、流鼻涕者,可使用抗组胺药。对于有细菌感染证据的患者,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儿童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低龄儿童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方法。
2.咽炎:
一般治疗:同呼吸道感染,患者要多休息,多饮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尽量避免过度用嗓,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患病期间应减少授课、演唱等活动。
药物治疗:病毒感染所致的咽炎,一般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引起的咽炎,根据病原菌类型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局部可使用含漱液、含片等,以保持口腔、口咽的清洁,减轻症状。儿童和老人用药剂量和种类需严格把控,避免不良反应。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发病率较高。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剂量。优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降温、多喝水等。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儿童患病期间可能会出现烦躁、哭闹等情况,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安抚和照顾。
2.老人:老人免疫力低下,基础疾病较多,感染后病情可能较重,恢复较慢。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用药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老人可能行动不便,家人要给予生活上的照顾。
3.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很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时,应尽量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多喝水、休息等。如需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4.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后可能会导致基础疾病加重。在治疗感染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用药时要考虑药物与基础疾病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