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单纯性咽炎
慢性单纯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由多种因素引起,有咽部不适感、分泌物增多等临床表现,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诊断,治疗需去除病因和局部治疗,预后易反复发作,可通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避免咽部刺激来预防。
一、定义
慢性单纯性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多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慢性炎症、长期张口呼吸、烟酒过度、粉尘与有害化学气体刺激等因素引起。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咽部不适感:患者常感觉咽部有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等,总觉得咽部有东西堵着,但又咳不出来、咽不下去。这种不适感在晨起时较为明显,可能会出现刺激性咳嗽,尤其在说话较多、进食干燥食物后加重。例如,教师、销售人员等用嗓较多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此类症状。
分泌物情况:咽部分泌物增多,患者常出现刺激性咳嗽,晨起时可咳出少量黏稠分泌物,有时甚至会带少量血丝。不同年龄的人群,由于身体机能和生活环境等因素不同,症状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儿童可能因咽部不适表现为频繁清嗓;老年人则可能因整体身体机能下降,症状相对不典型,但同样会受到上述病因因素的影响,如老年人若有长期吸烟史,可能会加重咽部的炎症反应。
2.体征表现
咽部黏膜变化: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呈暗红色,血管扩张,咽后壁有散在的淋巴滤泡增生,有时可融合成片状。黏膜表面可有少量黏稠分泌物附着。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咽部黏膜的充血程度和淋巴滤泡增生情况可能不同。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咽部黏膜的修复能力下降,炎症更容易持续存在,表现出更明显的黏膜充血和淋巴滤泡增生;而生活方式健康、作息规律的人群,相对来说咽部黏膜的炎症反应可能较轻。
三、诊断依据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鼻腔鼻窦疾病史、职业暴露史(如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等)、烟酒嗜好等。例如,若患者有长达数年的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且平时有长期吸烟习惯,那么患慢性单纯性咽炎的可能性就较大。不同病史的患者,诊断时需要重点关注相关病因因素对咽部的影响。有鼻腔鼻窦慢性炎症病史的患者,需要考虑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咽部导致炎症的可能;有长期张口呼吸病史的患者,则要分析张口呼吸对咽部黏膜干燥等的影响。
2.体格检查:通过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咽部,观察咽部黏膜的颜色、血管状态、淋巴滤泡情况等。例如,电子喉镜检查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咽部黏膜的细微变化,有助于准确判断慢性单纯性咽炎的病变程度。在检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儿童进行喉镜检查时需更加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患儿不适和损伤;老年人可能因咽部肌肉松弛等原因,检查时需要更耐心地配合。
3.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咽部疾病相鉴别,如慢性肥厚性咽炎、咽部异物、早期咽部肿瘤等。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排除其他疾病。例如,咽部肿瘤可能会有咽部新生物等表现,通过活检等检查可以明确排除。不同的鉴别疾病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在诊断慢性单纯性咽炎时,必须严谨地进行鉴别,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四、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
避免刺激因素:首先要让患者远离各种可能的刺激因素,如戒烟戒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长期接触粉尘、有害化学气体等。对于有鼻腔鼻窦慢性炎症的患者,积极治疗鼻腔鼻窦疾病,以减少鼻腔分泌物倒流对咽部的刺激。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患者,去除病因的具体措施需要个性化调整。儿童患者的家长需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避免儿童接触二手烟等刺激物;老年人则需要在家人的协助下逐步戒烟,并积极治疗自身的鼻腔鼻窦疾病。
2.局部治疗
药物含漱:可使用复方硼砂溶液等进行含漱,起到清洁咽部、杀菌消炎的作用。含漱时要注意正确的方法,让溶液在咽部充分停留后再吐出。不同年龄的患者含漱时的配合程度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进行含漱操作,要注意避免误吞溶液。
局部用药:可以使用含片,如碘喉片等,缓解咽部不适症状。但要注意,对于儿童患者,使用含片时需要格外小心,避免发生误吸等危险。
五、预后与预防
1.预后
慢性单纯性咽炎经过积极治疗和去除病因后,症状多可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患者的预后情况与是否能严格去除病因、自身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能够长期避免刺激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预后相对较好;反之,如果不能很好地去除病因,病情可能会持续迁延不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年龄的患者预后也有差异,儿童患者相对来说身体修复能力较强,如果能及时去除病因,预后较好;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预后可能相对稍差,但通过积极干预也可改善症状。
2.预防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等;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需要根据自身特点调整生活习惯。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要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儿童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运动来促进身体发育和提高免疫力;老年人则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等,避免过度运动损伤身体。
避免咽部刺激:注意口腔卫生,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避免长期过度用嗓,用嗓过度后要适当休息;在空气污染严重时佩戴口罩,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对咽部的刺激。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相关预防措施。长期在污染环境中工作的人群,更要严格做好防护措施;有吸烟饮酒习惯的人群,要坚决戒除或减少相关行为,以降低对咽部的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