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咽喉炎是什么病
反流性咽喉炎是胃内容物反流刺激咽喉部致其病变的疾病,发病与反流途径及刺激损伤机制相关,有声音嘶哑等典型及其他症状,可通过症状评估等诊断,治疗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及手术治疗,不同特殊人群(儿童、老年、孕期)有相应注意事项。具体而言,其定义为胃内容物反流刺激咽喉部致病变;发病机制涉及反流途径(如LES压力等因素致反流)及刺激损伤(损伤黏膜、引起炎症等);临床表现有声音嘶哑等典型症状及其他症状;诊断靠症状评估、内镜等检查;治疗有生活方式调整(饮食、体位)、药物、手术;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要点。
一、反流性咽喉炎的定义
反流性咽喉炎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刺激损伤咽喉部黏膜并引起相应症状的一种疾病。胃内容物反流包括胃酸、胃蛋白酶、胆汁等多种成分,这些反流物长期刺激咽喉部,可导致咽喉部黏膜的炎症、水肿、增生等病理改变。
二、发病机制
(一)反流途径
正常情况下,食管下括约肌(LES)起着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屏障作用。当LES压力降低、食管清除能力下降、胃排空延迟等因素存在时,胃内容物就容易反流至咽喉部。例如,肥胖人群由于腹腔压力增高,可能会使LES压力降低,从而增加反流性咽喉炎的发病风险;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减退,胃排空延迟,也较易发生反流。
(二)刺激损伤机制
反流的胃酸等物质会直接损伤咽喉部的黏膜上皮,破坏黏膜的屏障功能。同时,这些反流物还会引起咽喉部的炎症反应,导致局部出现充血、水肿,患者可出现咽喉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咳嗽等症状。长期的反流刺激还可能导致咽喉部黏膜的增生、息肉形成等病变。
三、临床表现
(一)典型症状
1.声音嘶哑:是较为常见的症状,由于反流物刺激声带,导致声带水肿、充血,影响声带的振动,从而出现声音嘶哑,且可持续存在,严重时可导致失声。在一些用声较多的人群中,如教师、歌手等,症状可能会更为明显。
2.咽喉部异物感:患者常感觉咽喉部有异物,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这是因为反流物刺激咽喉部黏膜,引起黏膜的异常感觉。
3.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尤其是在夜间平卧时,反流物更容易刺激咽喉部引起咳嗽,部分患者可能被误诊为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二)其他症状
还可能出现咽喉疼痛、咽干、口臭等症状。咽喉疼痛是由于反流物刺激咽喉部黏膜引起炎症所致;咽干是因为反流导致咽喉部的正常分泌功能受到影响;口臭则是由于反流的胃内容物含有异味物质所引起。
四、诊断方法
(一)症状评估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声音嘶哑的持续时间、程度,咽喉部异物感出现的频率,咳嗽的特点等,通过对典型症状的了解来初步怀疑反流性咽喉炎。
(二)内镜检查
电子喉镜检查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直接观察咽喉部黏膜的情况,如是否存在充血、水肿、增生、息肉等病变。通过内镜检查还能排除咽喉部的其他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等。
(三)24小时食管pH监测
这是诊断反流性咽喉炎的重要金标准之一。通过将pH电极放置在食管内,连续24小时监测食管内的pH值变化,能够准确反映食管内的反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过多的胃酸反流。对于一些症状不典型的患者,该项检查尤为重要。
(四)食管阻抗监测
可以同时监测食管内的pH值和阻抗变化,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反流情况,尤其是对于非酸性反流(如胆汁反流等)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五、治疗原则
(一)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调整: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巧克力等,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反流。同时,应避免过饱饮食,睡前3小时不宜进食,以减少夜间反流的发生。对于肥胖患者,应建议其减轻体重,因为肥胖是反流性咽喉炎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减轻体重可以降低腹腔压力,有助于改善LES功能,减少反流。
2.体位调整:睡眠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夜间反流。白天进食后也不宜立即平卧,适当活动有助于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的机会。
(二)药物治疗
主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来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药物如奥美拉唑等。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可以减少反流物对咽喉部的刺激,缓解症状。但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三)手术治疗
对于内科治疗无效、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手术的目的是增强LES的压力,防止胃内容物反流。但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风险,需要严格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采用。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反流性咽喉炎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发生。儿童患者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过度喂养,防止胃内容物过多。同时,要注意保持儿童的正确体位,如喂奶后不宜立即平卧等。在药物治疗方面,儿童使用药物需要特别谨慎,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二)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反流性咽喉炎时,要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在生活方式调整上,要更加注重饮食的清淡、易消化,体位调整要确保安全,避免因床头抬高过高导致摔倒等意外情况。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基础疾病的控制。
(三)孕期患者
孕期患者发生反流性咽喉炎时,治疗需要更加谨慎。生活方式调整是基础,如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且易消化,避免食用可能加重反流的食物。药物治疗方面,应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需要在妇产科医生和耳鼻喉科医生的共同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