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喉炎呼吸困难
慢性咽喉炎可致呼吸困难,其可能机制与咽喉部炎症致黏膜充血肿胀、声门区水肿致气道狭窄等有关,不同人群发生风险有别;评估包括症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处理原则有一般处理、药物治疗和紧急处理;预防需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及定期健康检查
一、慢性咽喉炎导致呼吸困难的可能机制
慢性咽喉炎时,咽喉部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会出现黏膜充血、肿胀,腺体分泌增多等病理改变。当炎症累及喉部时,可能导致喉部水肿,尤其是声门区的水肿会直接影响气道的通畅性。喉部是呼吸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门是气体进出肺部的关键通道,声门区水肿会使气道狭窄,从而引起呼吸困难。例如,相关研究表明,慢性咽喉炎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因喉部炎症反应导致不同程度的气道狭窄,进而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这与局部炎症引起的组织水肿等病理变化密切相关。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的喉部解剖结构相对狭窄,发生慢性咽喉炎时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而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炎症反应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弱,喉部水肿等问题可能更易持续存在并导致呼吸困难。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其咽喉部受到的刺激更严重,慢性咽喉炎的发病率更高,发生呼吸困难的风险也相应增加;有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等基础病史的患者,由于炎症的相互影响,慢性咽喉炎更容易反复发作且更易出现喉部水肿等情况,进而引发呼吸困难。
二、慢性咽喉炎呼吸困难的评估方法
(一)症状评估
观察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如是否仅在活动时出现轻度气短,还是静息状态下也有明显呼吸困难;同时关注是否伴有咽喉部疼痛、异物感、咳嗽等相关症状。对于儿童患者,要观察其呼吸频率、是否有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表现,因为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通过观察这些体征来判断呼吸困难程度更为重要。不同年龄儿童的正常呼吸频率不同,新生儿为30-40次/分钟,1岁以内为25-30次/分钟,1-3岁为20-25次/分钟,3-7岁为18-20次/分钟,若呼吸频率明显超出正常范围且伴有上述体征,提示可能存在较严重的呼吸困难。
(二)体格检查
进行喉部及肺部的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喉部有无肿胀、压痛,肺部听诊有无异常呼吸音等。通过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喉部黏膜情况,了解水肿程度、有无新生物等。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心肺疾病,在体格检查时要注意与心肺疾病导致的呼吸困难相鉴别,需全面听诊心肺,必要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辅助判断。
(三)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帮助了解肺部情况,排除肺部其他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喉部CT或MRI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喉部结构,明确是否存在喉部水肿、占位等病变。例如,喉部CT可以精准测量声门区的气道狭窄程度,为评估病情提供客观依据。
2.肺功能检查:对于怀疑存在气道阻塞导致呼吸困难的患者,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通气功能,如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等指标,帮助判断气道阻塞的程度和类型。
三、慢性咽喉炎呼吸困难的处理原则
(一)一般处理
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减少氧耗。对于儿童患者,要安抚其情绪,避免因哭闹加重呼吸困难。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可适当使用加湿器等。有基础病史的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患者需注意避免睡前进食等。
(二)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可减轻喉部水肿,常用药物如泼尼松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儿童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要谨慎评估,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剂量和剂型,因为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例如,对于轻度喉部水肿的儿童慢性咽喉炎患者,可考虑使用雾化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混悬液,其局部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2.抗感染药物:如果慢性咽喉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要避免滥用抗生素。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使用抗生素时需特别谨慎,要详细询问过敏史后选择合适的药物。
(三)紧急处理
当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如气道明显狭窄、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时,需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对于儿童患者,要优先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有创操作来改善通气;对于成人患者,也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气道干预措施,如紧急气管插管等,以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四、慢性咽喉炎呼吸困难的预防措施
(一)生活方式调整
1.戒烟限酒,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吸烟会损伤咽喉部黏膜,降低局部抵抗力,饮酒也会刺激咽喉部,增加慢性咽喉炎的发生风险。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戒烟限酒都很重要,尤其是儿童要避免接触二手烟。
2.保持合理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咽喉部的不良刺激。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饮食需求不同,儿童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过硬、过烫的食物;老年人要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
(二)避免诱发因素
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对于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要避免接触过敏原,控制过敏症状,因为过敏性鼻炎可能会引发咽喉部的炎症反应,增加慢性咽喉炎的发生几率,进而降低呼吸困难的发生风险。有胃食管反流病史的患者要注意调整体位,睡觉时可适当抬高床头,减少反流对咽喉部的刺激。
(三)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咽喉部及相关系统的检查,尤其是有慢性咽喉炎病史、基础疾病较多的人群,如老年人、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等,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预防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儿童也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关注咽喉部发育及健康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