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股骨头坏死,是因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发的骨科难治性疾病。病因分创伤性(如股骨颈骨折等,不同年龄创伤原因有别)和非创伤性(包括药物、酗酒、减压病等)。症状早期为髋部或腹股沟疼痛等,中期加重且活动受限,晚期股骨头塌陷、功能严重障碍。诊断依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X线、CT、MRI)。治疗有非手术(保护性负重、药物、物理治疗)和手术(保髋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两种。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肥胖人群、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人群在治疗时需分别考虑生长发育、身体状况、胎儿健康、髋关节负担、激素用量等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
一、定义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又称股骨头坏死,是一种由于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
二、病因
1.创伤性因素:外力撞击引起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髋关节扭挫伤等。这些外伤会直接破坏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例如,股骨颈骨折后,供应股骨头的主要血管可能会断裂,使得股骨头得不到充足的血液滋养,增加了坏死的风险。不同年龄人群因创伤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所差异,年轻人多因高能量创伤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引起骨折脱位后发病;老年人则常见于低能量损伤如摔倒导致的股骨颈骨折。
2.非创伤性因素
药物因素:长期或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是导致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常见原因之一。糖皮质激素会使脂肪代谢紊乱,脂肪在股骨头内沉积,导致血管堵塞,影响股骨头血运。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需要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几率相对较高。
酗酒:长期大量饮酒会使体内脂质代谢紊乱,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影响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同时,酒精还可能导致骨质疏松,使股骨头的抗压能力下降。一般来说,男性酗酒者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比例相对较高,这可能与男性饮酒的频率和量普遍高于女性有关。
其他因素:减压病、镰状细胞贫血等疾病也可能引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减压病常见于潜水员等职业人群,在减压过程中,体内氮气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影响股骨头血供。
三、症状
1.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髋部或腹股沟区疼痛、酸痛,疼痛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无力、畏寒等症状,此时疼痛症状相对较轻,容易被忽视。
2.中期症状:疼痛逐渐加重,可放射至同侧臀部或膝关节,髋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外展、内旋活动受限明显。患者行走时可能出现跛行,上下楼梯、下蹲等动作困难。
3.晚期症状:股骨头塌陷,髋关节功能严重障碍,患者无法正常行走,只能依靠拐杖或轮椅行动。疼痛剧烈且持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四、诊断
1.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的髋关节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髋关节的活动范围、有无压痛、畸形等。例如,通过“4”字试验,若试验阳性,提示髋关节可能存在病变。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常用方法,早期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股骨头密度改变、囊性变、塌陷等表现。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股骨头的细微结构变化,对于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价值,可发现X线难以发现的早期病变。
MRI检查: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敏感的方法,能够早期发现骨髓内的异常信号,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即可显示病变,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治疗
1.非手术治疗
保护性负重: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减少髋关节的负重,可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工具,减轻股骨头的压力,延缓病情进展。
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症状,降脂药改善脂质代谢,血管扩张剂改善股骨头血运等。但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情况由医生决定。
物理治疗:如体外冲击波治疗、高压氧治疗等。体外冲击波可促进血管再生和组织修复;高压氧治疗能提高血氧分压,改善股骨头的缺氧状态。
2.手术治疗
保髋手术:适用于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包括髓芯减压术、带血管蒂骨移植术等。髓芯减压术通过降低股骨头内压力,促进血管再生;带血管蒂骨移植术则是将带有血管的骨组织移植到股骨头,改善股骨头血供。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于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手术可以缓解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正处于骨骼生长发育阶段,若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应避免过度限制儿童的活动,以免影响骨骼发育,但也要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病情。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复查。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手术风险。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老年人,可采用保守治疗方法缓解症状。
3.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加重,若患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更加复杂。应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尽量采取保守治疗,如适当休息、物理治疗等。同时,要密切关注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4.肥胖人群:肥胖会增加髋关节的负担,不利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恢复。肥胖患者应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减轻体重,减少髋关节的压力。
5.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人群:这类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激素用量,同时定期进行髋关节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若出现髋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