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男性腺性膀胱炎
男性腺性膀胱炎是膀胱黏膜上皮化生性和增殖性病变,由慢性炎症等刺激致腺性上皮化生引发。病因包括感染(泌尿系统、寄生虫感染)和梗阻(尿路、尿道狭窄致尿液潴留);临床表现有尿路刺激、血尿、排尿困难;诊断靠尿常规、超声、膀胱镜及病理活检;治疗分针对病因、膀胱灌注、手术;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注意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定期检查及及时就医。
一、定义
男性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黏膜上皮化生性和增殖性病变,属于膀胱黏膜的一种病理性改变。它是由于膀胱黏膜在慢性炎症等刺激因素作用下,出现腺性上皮化生而形成的。
二、病因
1.感染因素
泌尿系统感染是常见的诱因。长期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导致膀胱黏膜反复受到刺激。例如,大肠埃希菌等常见致病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炎症长期存在,就可能促使膀胱黏膜发生腺性化生。从年龄角度看,各年龄段男性都可能因泌尿系统感染引发,但青少年和中老年男性由于自身免疫力等因素的差异,感染的易感性和发展为腺性膀胱炎的可能性会有所不同。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个人卫生、长期憋尿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进而可能诱发腺性膀胱炎。
寄生虫感染也可能与腺性膀胱炎的发生有关。如血吸虫感染,在一些流行地区,血吸虫在泌尿系统内寄生,会对膀胱黏膜造成持续损伤,引发炎症反应,逐步导致腺性上皮化生。
2.梗阻因素
尿路梗阻可引起尿液潴留,使膀胱内压力增高,尿液中的有害物质对膀胱黏膜的刺激时间延长。例如前列腺增生导致的下尿路梗阻,在男性中较为常见,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会堵塞尿道,导致尿液排出不畅,膀胱内尿液积聚,长期如此会破坏膀胱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引发腺性膀胱炎。从生活方式来看,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等可能会影响前列腺的血液循环,加重前列腺增生的程度,从而增加腺性膀胱炎的发生风险。
尿道狭窄等梗阻性病变也会导致类似的尿液潴留情况,进而诱发腺性膀胱炎。
三、临床表现
1.尿路刺激症状
多数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白天可能每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就需要排尿;尿急是指有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控制;尿痛则是在排尿时尿道或膀胱区域有疼痛感。这种尿路刺激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并且在病情加重时会更加明显。不同年龄的男性,对尿路刺激症状的耐受和表现可能略有差异,例如中老年男性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对症状的感知和描述可能相对不那么敏锐,但实际上病情可能在逐渐进展。
2.血尿
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镜下血尿需要通过尿常规检查才能发现红细胞,肉眼血尿则能直接看到尿液呈红色。血尿的出现是由于膀胱黏膜在病变过程中,血管受到破坏等原因导致出血。
3.排尿困难
当腺性膀胱炎合并有梗阻因素时,如前列腺增生等情况同时存在,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起始缓慢、尿线变细、射程变短、排尿时间延长等。这种排尿困难的情况在中老年男性中更为常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发生率增加,与腺性膀胱炎相互影响,导致排尿困难的症状更加明显。
四、诊断方法
1.尿常规检查
可发现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等增多,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炎症等情况。例如,白细胞增多提示可能有感染存在,红细胞增多则可能与血尿相关,但仅通过尿常规检查不能确诊腺性膀胱炎,只是作为初步筛查的手段之一。
2.超声检查
超声可以观察膀胱壁的情况,了解膀胱黏膜是否有增厚、有无占位性病变等。通过超声检查能够发现膀胱内的一些异常改变,为进一步诊断提供线索。但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可能受到膀胱充盈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3.膀胱镜检查
是诊断腺性膀胱炎的重要手段。膀胱镜下可以直接观察膀胱黏膜的病变情况,可见膀胱黏膜有散在的或弥漫性的红色绒毛状、颗粒状或片状突起,病变多发生在膀胱三角区、颈部及膀胱底部等部位。同时,还可以在膀胱镜下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确诊腺性膀胱炎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膀胱黏膜是否存在腺性上皮化生等典型的病变表现。
五、治疗原则
1.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是由感染因素引起,需要积极控制感染。根据病原体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要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这里仅需明确针对感染进行治疗是关键。如果是梗阻因素导致,如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梗阻,可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解除梗阻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针对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或手术治疗等。
2.膀胱灌注治疗
对于腺性膀胱炎患者,膀胱灌注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向膀胱内灌注药物,如免疫抑制剂等,来抑制膀胱黏膜的腺性化生等病变过程。但具体的灌注药物选择和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等因素由医生制定。
3.手术治疗
当病变较为严重,如出现广泛的膀胱黏膜病变、有恶变倾向等情况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经尿道膀胱病变电切术等,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的膀胱黏膜组织,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术后复发的可能,需要在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六、预后及注意事项
1.预后
腺性膀胱炎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否及时治疗、病因是否去除等。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病情可以得到控制。但如果病情发现较晚,或者病因未能有效去除,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至有恶变的风险。例如,长期存在的腺性膀胱炎有极少数可能会发展为膀胱癌,因此需要密切随访。
2.注意事项
对于男性患者,尤其是中老年男性,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适量饮水,每天保证足够的尿量,以起到冲刷尿道的作用,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避免长期憋尿,有尿意时应及时排尿;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同时,要定期进行泌尿系统相关检查,如尿常规、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尿路刺激症状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