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花粉过敏性鼻炎是春季因接触花粉等过敏原引发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发病机制涉及过敏原接触、免疫反应激活及鼻黏膜炎症反应,临床表现有鼻部、眼部及其他症状,人群易感性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相关,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过敏原检测,需与普通感冒、血管运动性鼻炎鉴别,预防与控制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增强体质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定义
春季花粉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发生在春季,因接触花粉等过敏原而引发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当过敏体质者在春季接触到空气中飘散的花粉等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的“有害物质”,从而启动免疫反应,导致鼻黏膜出现炎症反应。
二、发病机制
1.过敏原接触:春季时,风媒花植物(如豚草、蒿草等)会释放大量花粉颗粒到空气中,过敏体质人群吸入这些花粉后,花粉中的蛋白质等成分作为过敏原进入体内。
2.免疫反应激活:体内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表面会结合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当过敏原与IgE结合后,会激活这些免疫细胞,使其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
3.鼻黏膜炎症反应:炎症介质作用于鼻黏膜,引起鼻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多等,进而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等一系列症状。
三、临床表现
1.鼻部症状
打喷嚏:往往是突然发作的多次打喷嚏,可连续数个甚至十几个。这是因为炎症介质刺激鼻黏膜神经末梢,引起反射性打喷嚏。
流涕:清水样鼻涕较多,是由于鼻黏膜腺体分泌增加所致。
鼻塞:程度可轻可重,由鼻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等原因引起。
鼻痒:患者常感觉鼻内有异物感,忍不住搔抓或揉搓鼻子,这也是过敏反应刺激鼻黏膜神经的结果。
2.眼部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眼部症状,如眼痒、流泪、眼红等,这是因为过敏原也可能累及眼部结膜。
3.其他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嗅觉减退等情况,儿童患者可能因鼻痒而出现挖鼻、揉鼻等异常行为,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成年患者可能因鼻塞影响呼吸,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等。
四、人群易感性及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相对更容易成为过敏体质,且儿童活泼好动,在春季户外活动较多,接触花粉等过敏原的机会增加,所以儿童是春季花粉过敏性鼻炎的高发人群之一。例如,有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中春季花粉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相对较高。
成年人:既往有过敏史的成年人在春季接触过敏原时也容易发病,长期吸烟、患有基础呼吸道疾病(如哮喘等)的成年人相对更易受到影响,因为吸烟等因素可能损伤呼吸道黏膜屏障,使过敏原更容易侵入引发炎症。
2.性别因素:一般来说,男女在春季花粉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过敏体质的男性或女性在春季接触花粉后都可能发病。
3.生活方式
户外活动多的人群:经常在户外工作、运动或游玩的人,如农民、园林工人、户外运动爱好者等,接触花粉的机会明显增多,患春季花粉过敏性鼻炎的风险更高。
居住环境靠近花粉源的人群:居住在花粉传播源附近(如靠近大片豚草、蒿草生长区域)的人群,接触花粉的概率增加,发病风险也相应提高。
4.病史因素: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人,如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其子女患春季花粉过敏性鼻炎的概率比无家族史者高。此外,既往有过花粉过敏史的人,再次接触花粉时更易复发。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作情况,包括症状出现的季节、与接触花粉等过敏原的关系、既往过敏史等。例如,患者是否在每年春季特定时间出现鼻部及眼部症状,接触花粉后症状是否加重等。
体格检查:检查鼻黏膜情况,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下鼻甲水肿等表现。
过敏原检测: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明确患者对哪些花粉过敏。例如,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常见的花粉过敏原提取物滴于患者前臂皮肤,然后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患者对该花粉过敏,会在点刺部位出现风团样反应,有助于明确过敏原。
2.鉴别诊断
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除了有鼻塞、流涕等症状外,还常伴有发热、咽痛、咳嗽等全身症状,病程相对较短,一般1-2周可自愈,而春季花粉过敏性鼻炎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且与接触花粉等过敏原密切相关,病程相对较长,脱离过敏原后症状可缓解。
血管运动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的发作常与温度变化、刺激性气味等非过敏原因素有关,症状与花粉过敏性鼻炎相似,但过敏原检测为阴性,可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过敏原检测来鉴别。
六、预防与控制
1.避免接触过敏原
关注花粉预报:及时了解当地的花粉浓度预报,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尽量减少外出。例如,在花粉浓度极高的日子里,可选择待在室内,关闭门窗。
做好个人防护:外出时佩戴口罩,最好是佩戴具有防花粉功能的口罩,同时可佩戴眼镜,减少花粉接触眼部。回家后及时清洗鼻腔,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清除附着在鼻腔内的花粉等过敏原。
改善居住环境:室内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花粉颗粒;勤换衣物、床单等,减少室内花粉残留。
2.增强体质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奶制品等,有助于维持机体免疫功能。例如,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强免疫力;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也有调节作用。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坚持运动可增强体质,但要注意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进行户外高强度运动。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和皮肤等相对娇嫩,在预防时要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如儿童专用的防花粉口罩等。同时,要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意用手揉眼睛、鼻子等,减少过敏原接触机会。
过敏体质的老年人:老年人可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预防时要更加注重环境控制,如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等。如果出现春季花粉过敏性鼻炎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处理,同时要注意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尤其是一些可能有副作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