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症状

来源:民福康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活动受限、力量减弱以及弹响和摩擦感。疼痛主要位于肩部外侧和前方,可放射至上臂外侧,性质多样,随病情加重,年轻人多与运动损伤有关且疼痛剧烈,女性更敏感,特定生活方式、病史会加重疼痛;活动受限表现为外展、上举、内旋和外旋困难,老年人和女性受影响更大,工作生活方式及病史会使受限更复杂;力量减弱体现为肩部外展、上举和旋转动作无力,影响日常生活,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都会加重此症状;弹响和摩擦感在肩部活动时出现,老年人更常见,剧烈运动或长期静止后活动易出现,有手术史或其他肩部疾病者发生几率更高。

一、疼痛

1.疼痛部位: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疼痛主要位于肩部外侧和前方,有时可放射至上臂外侧。这是因为肩峰下间隙内的结构受到撞击和挤压,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引发疼痛感觉。当患者外展或上举手臂时,疼痛通常会加重,这是由于此时肩峰下间隙变窄,对内部结构的挤压更为明显。

2.疼痛性质:疼痛的性质多样,常见的有钝痛、酸痛或刺痛。早期疼痛可能较轻,呈间歇性发作,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变为持续性疼痛。尤其是在夜间,患者可能因疼痛而难以入睡或在睡眠中痛醒,这可能与睡眠姿势导致肩部受压,进一步加重肩峰下间隙内的压力有关。

3.年龄影响:年轻人的疼痛可能更多与运动损伤有关,疼痛程度相对较剧烈,因为他们的身体对疼痛更为敏感,且活动量通常较大,肩部承受的压力也更大。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感知可能相对迟钝,疼痛症状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病情可能更为隐匿,容易被忽视。

4.性别差异:女性可能比男性对疼痛更为敏感,症状表现可能更明显。同时,女性在一些特定的生活活动中,如抱孩子、做家务等,肩部的使用频率较高,可能会加重疼痛症状。

5.生活方式影响:经常进行肩部过度外展、上举动作的人群,如运动员、油漆工、建筑工人等,疼痛发作更为频繁和严重。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含胸驼背,会改变肩部的力学结构,增加肩峰下间隙内的压力,也容易诱发和加重疼痛。

6.病史影响:有肩部外伤史的患者,其疼痛可能在原有损伤的基础上更为复杂和严重。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不良,肩部的疼痛可能会更加难以缓解,且病情进展可能更快。

二、活动受限

1.外展和上举受限:患者在主动外展和上举手臂时会感到明显困难,外展角度通常小于正常范围。这是因为肩峰下撞击导致肩袖肌腱、滑囊等结构受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到影响,无法正常完成肩部的外展和上举动作。

2.内旋和外旋受限: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肩部内旋和外旋功能受限,表现为不能自如地将手臂向后背或向外打开。这可能是由于肩峰下撞击引起的周围组织粘连,限制了肩部关节的活动范围。

3.年龄影响:老年人的关节和肌肉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变,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导致的活动受限可能更为严重,恢复也相对较慢。年轻人虽然身体恢复能力较强,但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的活动受限可能会导致肩部肌肉萎缩,进一步加重活动障碍。

4.性别差异:女性的肩部肌肉力量相对较弱,活动受限的程度可能会更明显。而且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更依赖肩部的灵活性来完成各种活动,活动受限对她们的生活影响更大。

5.生活方式影响:从事需要频繁使用肩部的工作或爱好的人群,活动受限会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例如,运动员可能无法正常训练和比赛,办公室职员可能无法顺利完成打字、操作鼠标等日常工作。

6.病史影响:有肩部手术史的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和瘢痕形成,活动受限可能更为复杂,需要更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患有肩周炎等其他肩部疾病的患者,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可能会与原有疾病相互影响,加重活动受限的程度。

三、力量减弱

1.肩部力量下降:患者会感觉肩部无力,尤其是在进行外展、上举和旋转等动作时,力量明显不如以前。这是由于肩袖肌腱受损,肌肉的收缩力下降,无法有效地带动肩部关节运动。

2.日常生活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能难以完成一些需要肩部力量的动作,如提重物、开门等。例如,原本可以轻松提起的物品,现在可能会因为肩部力量不足而无法提起,或者在开门时感觉手臂使不上劲。

3.年龄影响:老年人本身肌肉量减少,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导致的肩部力量减弱会更为显著,进一步影响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年轻人虽然肌肉力量相对较强,但如果不及时治疗,长期的力量减弱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影响肩部的正常功能。

4.性别差异:女性的肩部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在患有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时,力量减弱的症状可能更为突出。而且女性在一些需要肩部力量的家务劳动中,会明显感到力不从心。

5.生活方式影响:经常进行肩部力量训练的人群,在患病初期可能对力量减弱的感受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力量下降会逐渐影响他们的运动表现。而对于平时缺乏运动的人群,肩部力量本身就较弱,患病后力量减弱会更加明显,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更大。

6.病史影响:有肩部骨折、脱位等病史的患者,肩部的肌肉和骨骼结构可能已经受到破坏,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会进一步加重肩部力量减弱的症状,康复过程也会更加困难。

四、弹响和摩擦感

1.弹响表现:患者在活动肩部时,可能会听到或感觉到肩部有弹响。弹响的声音可以是清脆的“咔嗒”声,也可以是沉闷的“咯噔”声。这是由于肩峰下间隙内的结构,如肩袖肌腱、滑囊等,在活动时与肩峰发生摩擦或碰撞产生的。

2.摩擦感:同时,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肩部有摩擦感,就像有粗糙的物体在肩部内部摩擦一样。这种摩擦感通常在肩部外展、上举或旋转时更为明显。

3.年龄影响:老年人由于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原因,弹响和摩擦感可能更为常见和明显。而年轻人的弹响和摩擦感可能更多与运动损伤导致的肩峰下结构紊乱有关。

4.性别差异:目前没有明确的研究表明性别对弹响和摩擦感有明显影响,但女性在肩部活动时可能更为关注自身的身体感受,更容易察觉到这些症状。

5.生活方式影响:经常进行肩部剧烈运动的人群,由于肩部的活动幅度和频率较大,更容易出现弹响和摩擦感。而长期保持肩部静止不动的人群,突然进行肩部活动时,也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弹响和摩擦感,但如果持续存在,可能提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存在。

6.病史影响:有肩部手术史的患者,术后肩部的组织结构可能发生改变,更容易出现弹响和摩擦感。患有肩部关节炎等疾病的患者,关节表面不平整,也会增加弹响和摩擦感的发生几率。

了解疾病
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左右肩膀酸痛是怎么回事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左右肩膀酸痛可能是由于肌肉劳损、肩周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等原因引起的。 1、肌肉劳损 长时间进行手臂的重体力劳动或者运动时过度活动肩部肌肉,可导致发生肌肉劳损,从而出现左右肩膀出现酸痛症状。 2、肩周炎 肩周炎是由于受凉、软组织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的,在炎症的刺激下可出现左右肩膀酸痛的症状。 3、肩峰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治疗方法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日常生活中可以肩部进行适当热敷或理疗,注意肩关节功能练习,防止继发喙肱韧带挛缩,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2、药物治疗 若患者疼痛难忍,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止痛药治疗。 3、手术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多久能好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是指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一般2-6周可以好,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病情、是否及时接受治疗等因素来判断。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由于肩关节外展活动导致肩部结构反复摩擦、撞击而引起的一种慢性肩部疼痛综合征。通常对于病情较轻且及时接受治疗的患者,一般2-3周便可以好,而对于病情较重
肩峰撞击症可以自然恢复吗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肩峰撞击症一般指肩峰撞击综合征,通常无法自然恢复。 肩峰撞击综合征通常是由于肩峰形态与结构异常、肱骨大关节骨赘形成以及肩锁关节肥大等因素引起的,由于以上因素均无法自然恢复,所以通常肩峰撞击综合征也无法自愈。 建议患者及时就诊根据病史、临床症状、X线片、磁共振以及关节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再根据病因在医
肩峰下撞击征会自愈吗
肖士鹏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肩峰下撞击征通常是指肩峰撞击综合征,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不会自愈。 肩峰撞击综合征主要是肩袖、滑囊反复受到损伤,使组织水肿、出血、变性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果患者不采取治疗措施,受损组织无法自行修复,所以肩峰撞击综合征引起的肩部疼痛、手臂肌力减退、活动受限等症状会持续存在。 肩峰撞击综合征早期患者应多注意
早上起来胳膊疼的抬不起来是怎么回事
刘宝胤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早上起来胳膊疼的抬不起来可能与胳膊长时间受到压迫、颈椎病、肩周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1.胳膊长时间受到压迫 部分患者夜间睡觉时将胳膊放置身体下,长时间受到压迫,就会出现早上起来胳膊疼的抬不起来的现象。 2.颈椎病 患者由于长期不良姿势或颈椎结构发育不良等因素,颈椎压迫并刺激颈部周围神经,
感觉肩膀疼的很怎么回事
汪洋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肩膀疼的很可能与肩周炎、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等原因有关。 1、肩周炎 肩周炎主要与肩部软组织退行性变、肩部长期慢性劳损等原因有关,患者可感觉自己肩膀疼的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2、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主要与间接暴力、慢性劳损、肩部退行性变等原因有关,患者可感觉肩部疼的很,伴有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颈椎两边肩膀酸痛怎么回事
汪洋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颈椎两边肩膀酸痛可能是肩周炎、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等原因引起的。 1、肩周炎 肩周炎是发生在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自限性无菌性炎症,可能会造成肩膀酸痛和肿胀。 2、肩袖损伤 肩袖是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当外伤或肩关节反复运动引起肩袖损伤时,会导致肩膀酸痛和活动受限。 3、肩峰撞击综合征 肩峰下撞击综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曲弋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日常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肩部做负重运动,防止不适症状加重。平时需做好肩部保暖措施,避免受凉。饮食上保持清淡营养,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可引起肩部疼痛,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吲
右边肩膀疼痛的原因
曲弋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右边肩膀疼痛的原因可能是外伤、肩周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等。 1、外伤 若近期左边肩膀受到撞击、挤压,导致局部软组织或骨骼受到损伤,就可能引起右边肩膀疼痛。 2、肩周炎 肩周炎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右边肩膀疼痛症状,此类患者还会出现肩上举活动受限现象,主要是由于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软组织退行性病变等因素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如何康复
周登芳 主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治疗首先是要制动,必要时在疼痛可以耐受的程度下进行轻微活动。其次要保护软组织和关节的完整性,然后要使用外部辅助性设施辅助治疗,最后要在能耐受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回旋肌的锻炼。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患者平时应保持局部舒适,避免受重物压迫。
什么是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曾春 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年纪比较大的人群容易发生,主要原因是肩峰骨质增生或者肩袖力量比较弱,造成的肱骨头上移。肱骨头上移会使肱骨头跟肩峰之间的间隙变窄,所以在活动的过程中,肱骨头和肩峰之间的组织,特别是肩袖组织受到挤压撞击、摩擦产生疼痛、无力和功能受限的情况,就叫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