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缺氧性脑病会引发多种表现,包括意识障碍(分轻度、中度、重度,分别有不同表现及相关诱因、监测要点)、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僵硬等,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肢体松软等及相关诱因、鉴别干预要点)、原始反射异常(拥抱反射异常、吸吮反射异常及相关反射受损原因、评估干预要点)、惊厥(有多种表现、类型及频率程度影响、诊断检查要点)、呼吸异常(呼吸节律改变、深度改变及相关呼吸中枢受累原因、监测干预要点)、眼部表现(凝视、眼球震颤及相关神经中枢传导通路受累原因、综合评估要点)、其他表现(前囟改变反映颅内压和脑血供情况、体温异常与脑体温调节中枢或感染等有关及针对性处理要点)。
一、意识障碍
1.轻度意识障碍:缺血缺氧性脑病轻度时患儿可表现为易激惹,对周围环境反应稍显敏感,肌张力可能正常或轻度增高,新生儿可能有吸吮反射稍活跃等表现,这是因为脑部轻度缺血缺氧影响了大脑皮质的部分功能,导致神经调节出现一定异常,对刺激的反应在轻度异常范围内。对于新生儿而言,孕期若有轻度胎盘功能不良等情况可能增加轻度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风险,此时需密切观察其意识状态变化及神经系统其他体征。
2.中度意识障碍:患儿嗜睡、反应迟钝较为明显,对周围事物的反应明显减弱,肌张力可能出现减低或增高不均衡的情况,比如肢体活动较正常减少且活动幅度变小,原始反射可能有异常,如拥抱反射减弱等。中度缺血缺氧性脑病往往是脑部缺血缺氧程度较轻度加重,影响了更广泛的脑功能区域,这与脑部血流灌注进一步减少、神经细胞损伤范围扩大有关。对于有早产、难产等病史的新生儿更易出现中度缺血缺氧性脑病,要加强对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的监测。
3.重度意识障碍:患儿昏迷,对外界刺激完全无反应,肌张力松软或呈去大脑强直状态,原始反射如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等均消失,呼吸不规则等。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是脑部严重缺血缺氧,大量神经细胞坏死、脑组织结构破坏,脑功能严重受损,多与严重的围生期窒息等情况相关,如长时间脐带绕颈导致胎儿严重缺氧等,此时需要立即进行紧急的生命支持和脑保护等治疗措施。
二、肌张力异常
1.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受限,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大。这是因为缺血缺氧导致锥体系等神经传导通路及相关神经细胞受损,使得肌肉的紧张性调节失衡,兴奋性增高。在儿童中,若有严重感染、休克等导致全身缺血缺氧的情况,可能引发肌张力增高,对于婴幼儿,还需考虑是否存在先天性脑部发育异常基础上的缺血缺氧加重肌张力改变,要注意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肌张力增高相鉴别。
2.肌张力减低:肢体松软,活动无力,肌肉松弛。这是由于缺血缺氧损伤了锥体外系等相关结构,导致肌肉的抑制性调节占优势。早产儿本身脑部发育不完善,若出生后发生缺血缺氧,更易出现肌张力减低的情况,需要评估其运动发育情况与正常同龄儿的差异,及时进行康复评估和早期干预。
三、原始反射异常
1.拥抱反射异常:正常新生儿拥抱反射分为两型,屈曲型和伸展型,缺血缺氧性脑病时拥抱反射可能减弱、消失或不对称。这是因为大脑对脊髓的抑制和调节功能失常,当脑部缺血缺氧影响了相关神经传导通路后,拥抱反射的神经反射弧受到损害。对于有围生期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如胎位异常、胎心异常等,需重点检查拥抱反射等原始反射以早期发现缺血缺氧性脑病,若拥抱反射异常,提示脑部损伤可能累及参与该反射的神经结构。
2.吸吮反射异常:表现为吸吮无力或不能吸吮,这是因为脑部相关神经中枢受损影响了吸吮反射的正常协调。新生儿吸吮反射异常可能与缺血缺氧性脑病导致的延髓等相关脑区功能障碍有关,对于早产儿吸吮反射异常更要重视,因为早产儿脑部发育未成熟,缺血缺氧易影响其吸吮等基本神经功能,需要评估患儿的营养摄入情况,必要时给予鼻饲等营养支持。
四、惊厥
1.惊厥表现:可出现肢体抽搐、面部肌肉抽动、双眼凝视、口周发绀等表现。惊厥是由于缺血缺氧导致大脑皮质异常放电引起。多种因素可诱发惊厥,如新生儿在缺血缺氧后脑代谢紊乱、神经细胞不稳定等,对于有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尤其是足月儿,惊厥可能是病情较重的表现之一,需要及时控制惊厥发作以减少对脑的进一步损伤,同时要寻找导致惊厥的具体原因,如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等合并情况。
2.惊厥频率与程度:惊厥可分为轻微型、微小型、强直型、肌阵挛型等不同类型,频率可从偶尔发作到频繁发作不等。频繁或严重的惊厥会加重脑部缺血缺氧的恶性循环,对脑损伤的修复极为不利。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惊厥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婴幼儿惊厥表现可能更不典型,需要专业医护人员仔细观察和判断,及时进行脑电图等检查辅助诊断。
五、呼吸异常
1.呼吸节律改变:可出现呼吸快慢不均、呼吸暂停等情况。这是因为脑部呼吸中枢受累,缺血缺氧影响了呼吸中枢的正常调节功能。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缺血缺氧性脑病时更易出现呼吸节律异常,如早产儿本身呼吸中枢不成熟,若发生缺血缺氧,呼吸节律改变的风险更高,需要密切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呼吸异常并进行干预,如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2.呼吸深度改变:表现为呼吸浅快或深慢。呼吸深度改变是脑部缺血缺氧影响呼吸中枢通气调节功能的结果,当脑部缺血缺氧导致呼吸中枢的化学感受器等功能异常时,会引起呼吸深度的变化。对于存在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要注意评估呼吸功能对脑氧供的影响,因为呼吸异常会进一步影响脑部的氧合状态,加重脑损伤,需要根据呼吸情况调整氧疗等支持措施。
六、眼部表现
1.凝视:双眼固定注视某一方向,这是由于脑部视觉中枢及相关传导通路受损。缺血缺氧性脑病累及视觉中枢或其传导纤维时可出现凝视表现,对于小儿患者,若发现凝视症状,需考虑脑部缺血缺氧性损伤的可能,要进一步进行眼部检查和神经系统评估,以明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
2.眼球震颤:眼球不自主地左右或上下摆动,是因为脑部前庭等相关结构受累,缺血缺氧影响了眼球运动的神经调节。有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出现眼球震颤,提示脑部损伤可能涉及多个神经功能区域,需要综合评估患儿的整体神经系统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七、其他表现
1.前囟改变: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时,若颅内压增高,可出现前囟紧张、隆起;若脑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萎缩,前囟可能凹陷。前囟是反映颅内压及脑血供情况的重要窗口,通过前囟的改变可以辅助判断脑部病变的情况。对于新生儿前囟的观察要定期进行,结合其他神经系统体征综合分析,如早产儿前囟改变更需谨慎评估,因为早产儿颅骨发育未成熟,前囟变化可能更敏感。
2.体温异常:部分患儿可出现体温不升或发热。体温异常与脑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或合并感染等情况有关。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由于脑功能障碍,体温调节中枢失调可能导致体温不升,而如果同时合并肺部感染等情况则可能出现发热。对于体温异常的患儿,要积极寻找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有助于脑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