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腭扁桃体肿大
左侧腭扁桃体肿大常见原因有感染因素(病毒、细菌)和非感染因素(过敏反应、邻近器官炎症蔓延);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的咽痛、吞咽困难、扁桃体表面异常及全身的发热、乏力;检查方法有体格检查(视诊、触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颈部超声);治疗原则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清淡饮食)、药物治疗(抗感染、对症治疗)、手术治疗(有相应指征时考虑);不同人群如儿童、成人及特殊病史人群有各自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易受感染且影响呼吸发育,成人症状典型需注意用药等,特殊病史人群治疗需谨慎。
一、左侧腭扁桃体肿大的常见原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常见的如腺病毒、EB病毒等感染,可引起左侧腭扁桃体肿大。例如腺病毒感染,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腺病毒侵入机体后,会在扁桃体局部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扁桃体肿大。一般来说,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肿大,往往起病相对较急,可能伴有发热、咽痛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能会发现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等情况。
细菌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较为常见的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链球菌容易侵入左侧扁桃体,引发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出现左侧腭扁桃体肿大,表面可能有脓性分泌物,同时患者多有高热、咽痛剧烈等表现,血常规检查常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2.非感染因素
过敏反应:接触过敏原后,如花粉、某些食物等,可能引发左侧腭扁桃体的过敏反应性肿大。过敏导致局部免疫细胞活化,释放炎症介质,引起扁桃体组织水肿、肿大。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还伴有其他过敏表现,如鼻塞、流涕、皮疹等。
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如鼻腔、鼻窦的炎症,炎症可蔓延至左侧腭扁桃体,导致其肿大。例如鼻窦炎时,炎性分泌物刺激左侧扁桃体,长期可引起扁桃体慢性肿大。
二、左侧腭扁桃体肿大的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咽痛:程度可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痛相对较轻,细菌感染引起的咽痛往往较为剧烈,严重时可影响吞咽。儿童可能表现为拒食、流涎等。
吞咽困难:左侧腭扁桃体肿大明显时,会阻碍吞咽动作,尤其是在吞咽固体食物时更为明显。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为吞咽困难而出现进食减少的情况。
扁桃体表面异常:如果是细菌感染,扁桃体表面可能可见脓性分泌物;如果是慢性炎症引起的肿大,扁桃体表面可能不光滑,有瘢痕、隐窝等改变。
2.全身症状
发热: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达到39℃以上,且可能反复发热。不同年龄的患者发热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体温波动较大,而成人相对较为稳定。
乏力: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左侧腭扁桃体肿大,患者往往会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机体在对抗感染的过程中消耗了较多能量,同时炎症反应也会产生一些影响机体代谢的物质。
三、左侧腭扁桃体肿大的检查方法
1.体格检查
视诊:医生通过压舌板压舌,观察左侧腭扁桃体的大小、颜色、表面情况等。正常情况下腭扁桃体不超过咽腭弓,肿大时可超过咽腭弓或达到咽后壁中线等不同程度。同时观察表面有无充血、脓性分泌物、溃疡等。
触诊:对于肿大明显的左侧腭扁桃体,可触诊其质地,一般急性炎症时质地较软,慢性炎症时质地可能偏硬,但需注意操作要轻柔,避免引起患者不适。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通常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百分比可能升高。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等情况,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不同年龄的人群血常规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异,例如儿童的白细胞计数相对成人稍高。
病原学检查:如果考虑是细菌感染,可进行咽拭子培养,明确致病菌种类,以便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怀疑是病毒感染,可进行相关病毒的血清学检查等,如EB病毒抗体检测等,有助于明确病毒类型。
3.影像学检查
颈部超声:对于判断左侧腭扁桃体肿大的程度以及有无周围组织的累及等有一定帮助。可以观察到扁桃体的大小、内部回声等情况,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尤其适用于儿童等不配合其他检查的人群。例如可以发现扁桃体周围有无脓肿形成等情况。
四、左侧腭扁桃体肿大的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休息: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这样有利于机体恢复免疫力,对抗感染。不同年龄的患者休息要求有所不同,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成人也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一般建议成人每天休息7-8小时,儿童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湿润咽喉部,减轻咽痛等症状,同时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帮助排出毒素。一般建议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左右,儿童可根据年龄适当调整饮水量。
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咽部刺激,引起咽痛加剧。应选择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粥、面条、新鲜蔬菜水果等。不同年龄的人群饮食需求有所差异,儿童要注意保证营养均衡,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2.药物治疗
抗感染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左侧腭扁桃体肿大,根据病情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等(具体药物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如果是病毒感染,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可使用一些抗病毒药物,但目前针对病毒感染的特效抗病毒药物有限,主要还是依靠机体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
对症治疗药物:对于咽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一些含片等缓解症状,如西瓜霜含片等;对于发热患者,如果体温超过38.5℃,可根据情况使用退热药物,但需注意儿童使用退热药物的禁忌和剂量等问题,优先选择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方法,如温水擦浴等。
3.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如果左侧腭扁桃体肿大反复引起急性感染,每年发作次数较多(如每年发作5-6次及以上);或者扁桃体肿大严重影响吞咽、呼吸等功能;或者怀疑扁桃体肿大与某些全身疾病相关(如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可能与扁桃体感染有关),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扁桃体切除术。手术年龄的选择也需要综合考虑,一般儿童在4-10岁之间,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时可考虑手术,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五、不同人群左侧腭扁桃体肿大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人群
特点: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感染引起左侧腭扁桃体肿大。儿童扁桃体肿大可能会影响呼吸,尤其是在睡眠时,可能出现打鼾、呼吸暂停等情况,长期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如导致颌面发育异常等。
注意事项: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如发现儿童左侧腭扁桃体肿大伴有发热、呼吸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儿童的饮食护理,保证营养摄入,同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不要自行给儿童滥用药物,尤其是一些具有耳毒性、肾毒性等的药物。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儿童,要在术前做好心理安抚,术后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饮食上要从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2.成人人群
特点:成人左侧腭扁桃体肿大多与细菌感染等因素相关,成人的症状表现可能相对儿童更为典型,如高热、剧烈咽痛等,但成人的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强,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相对儿童较慢一些。
注意事项:成人在出现左侧腭扁桃体肿大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因为工作等原因过度劳累,影响病情恢复。在用药方面,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如果考虑手术治疗,成人要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收益,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同时,成人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等,以减少对咽部的刺激,降低左侧腭扁桃体肿大的复发风险。
3.特殊病史人群
有过敏病史人群:如果患者有明确的过敏病史,在考虑左侧腭扁桃体肿大的治疗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或物质。例如在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时,要详细询问过敏史,选择不过敏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一旦出现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人群: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出现左侧腭扁桃体肿大时,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处于异常状态,在使用抗感染药物或其他治疗药物时,要考虑到药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度增加等情况。需要在风湿免疫科医生和耳鼻喉科医生的共同会诊下制定治疗方案,密切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