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慢性中耳乳突炎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可控制症状、防止复发,但若已出现严重并发症,则需长期管理。
慢性中耳乳突炎多由急性中耳炎未彻底治愈迁延而来,表现为耳流脓(脓液可能带血丝或臭味)、听力下降、耳闷胀感,检查可见鼓膜穿孔、乳突区压痛。治疗以清除病灶、恢复听力为目标
轻症可遵医嘱局部用药(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配合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若流脓持续>3个月或伴胆脂瘤形成(可侵蚀骨质),需行乳突根治术(切除病变乳突骨质、修复鼓膜),术后听力可能部分恢复。
若治疗不及时,炎症可能侵犯内耳(引发眩晕、耳聋)或颅内(导致脑膜炎、脑脓肿),此时治疗难度增加,需多学科协作,长期进行管理。患者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感冒,定期复查耳镜及听力,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