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痢疾的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补液治疗、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等。
一.症状
1.发热
宝宝患痢疾时,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发热可能是由于肠道内的细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的炎症反应。
2.腹痛
腹痛是痢疾的常见症状之一,宝宝可能会表现为阵发性哭闹、捂着肚子等。腹痛的原因主要是肠道受到细菌的刺激,引起肠道痉挛。
3.腹泻
腹泻是痢疾的主要表现,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每天可达数十次。大便性状也会发生改变,初期可能为稀水样便,随后会变为黏液脓血便,有腥臭味。
4.里急后重
宝宝会有里急后重的感觉,即有便意但又排不出多少大便,感觉肛门坠胀。这是由于直肠受到炎症刺激,产生频繁的便意。
二.治疗方法
1.饮食调整
在患病期间,宝宝的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可以给予米汤、粥、面条等食物,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2.补液治疗
由于宝宝腹泻次数多,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因此,要根据宝宝的脱水程度进行补液治疗。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盐,中重度脱水则需要静脉补液,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3.对症治疗
如果宝宝发热,体温超过38.5℃,可以遵医嘱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4.抗感染治疗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头孢克肟等,但药物需遵医嘱进行合理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