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治疗方法为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物理治疗等;日常护理包括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
一.治疗方法
1.局部用药
对于轻度小儿湿疹,可以局部使用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止痒的作用,能缓解湿疹引起的瘙痒症状。对于慢性湿疹,皮肤增厚、粗糙,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软膏、糠酸莫米松软膏等,但药物需遵医嘱进行合理的使用。
2.口服药物
如果小儿湿疹症状较严重,伴有剧烈瘙痒、影响睡眠等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能减轻过敏反应,缓解瘙痒症状。
3.物理治疗
紫外线疗法也是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方法。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可以调节皮肤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湿疹的愈合。但物理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控制好照射剂量和时间,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二.日常护理
1.皮肤护理
保持小儿皮肤的清洁和湿润非常重要。每天用温水给小儿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一般在37-38℃为宜,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沐浴产品。洗澡后要及时擦干皮肤,并涂抹无刺激性的润肤霜,保持皮肤的水分。给小儿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化纤、羊毛等刺激性材质的衣物。勤换洗衣物和床单、被罩等床上用品,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
2.饮食护理
如果小儿湿疹与食物过敏有关,要避免食用致敏食物。常见的致敏食物有牛奶、鸡蛋、鱼、虾、蟹等。在添加辅食时,要循序渐进,一种一种地添加,观察小儿对食物的反应,一旦发现过敏,应立即停止食用。同时,要注意小儿的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3.环境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室内温度一般控制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避免小儿接触花粉、动物毛发、尘螨等过敏原,定期打扫室内卫生,清洗空调滤网等。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小儿外出,避免去花草树木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