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皮疹分布在手、足、口、臀等部位,初期为红色斑丘疹后发展为疱疹,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少、壁厚等特点,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留疤,不同年龄阶段有差异,还可与水痘等疾病皮疹鉴别,特殊人群需注意护理。
皮疹分布部位:主要分布在手、足、口、臀等部位。手部皮疹多见于手指背侧、指间、掌心等;足部皮疹多见于足底、足侧缘等;口腔内皮疹可出现在舌、颊黏膜、硬腭、口唇等处。
皮疹形态:皮疹初期多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发展为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疱疹壁厚。部分患儿的皮疹还可能表现为丘疹样。一般皮疹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留疤。例如,研究发现约90%的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手、足、口部位的典型皮疹表现。
不同年龄阶段皮疹特点差异:
婴幼儿:由于皮肤较为娇嫩,皮疹可能相对更明显,且在口腔内的皮疹可能影响进食,因为婴幼儿口腔黏膜敏感,疱疹易导致疼痛而拒食。
学龄前儿童:皮疹分布相对较局限于手、足、口等部位,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儿童可能疱疹数量稍多。
与其他疾病皮疹的鉴别:手足口病的皮疹与水痘等疾病的皮疹有区别,水痘的皮疹呈向心性分布,疱液较多,且分批出现,而手足口病皮疹主要集中在手、足、口、臀等特定部位,疱疹特点也不同。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婴幼儿,家长需密切观察皮疹变化,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患儿搔抓皮疹导致感染;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儿,更要注意皮疹部位的护理,防止出现继发感染等情况,因为这类患儿自身抵抗力弱,皮疹感染后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