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在小儿中的发生率较高,其常见表现有呼吸急促、生长发育迟缓、喂养困难、多汗、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同时可听到心脏杂音,还可能出现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和周围血管征。
1.症状
呼吸急促:小儿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气喘等症状,这是由于心脏内的血液分流导致肺部循环血量增加引起的。
生长发育迟缓:由于心脏的负担增加,小儿的生长发育可能会受到影响,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
喂养困难:一些小儿可能会出现喂养困难、吃奶时呛咳等症状。
多汗:小儿在活动或安静时可能会出现多汗的情况。
反复呼吸道感染:由于肺部血液循环增加,小儿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2.体征
心脏杂音:在小儿的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听到2-3级收缩期杂音,这是由于室间隔缺损导致的血液分流所致。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由于肺动脉压力增加,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周围血管征:部分小儿可能会出现周围血管征,如毛细血管搏动、水冲脉等。
需要注意的是,室间隔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可能并不明显,尤其是小型室间隔缺损。如果家长怀疑小儿有心脏问题,应及时带其就医,进行详细的心脏检查,如超声心动图等,以明确诊断。
对于室间隔缺损的治疗,主要取决于缺损的大小、位置和症状等因素。一般来说,小型室间隔缺损可能会在1-2岁内自然闭合,如果没有闭合或出现明显症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小儿的营养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定期带小儿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如果小儿出现呼吸急促、发绀、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