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食物传播(被污染食物经人食用致儿童易感染)、水传播(被污染水源经饮用等操作致卫生差地区及儿童易感染)、接触传播(接触污染物品经手-口致儿童聚集场所及儿童易受侵袭)。
一、传播途径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具体来说:
食物传播: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如未煮熟煮透的被污染的蔬菜、水果、肉类等,人食用后可能感染。例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若操作人员携带痢疾杆菌,且未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范,就可能使食物受到污染,健康人进食后便有感染风险。对于儿童而言,他们的饮食习惯可能相对不那么注意卫生,若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更容易引发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水传播:被痢疾杆菌污染的水源,如被污染的井水、河水等,人们饮用或用其进行食品加工等操作后可感染。当水源被含有痢疾杆菌的粪便污染后,在没有经过有效的消毒处理的情况下,大量人群接触使用该水源就会造成传播。尤其是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水源管理不规范的地区,水传播的风险更高。对于儿童群体,他们可能在户外活动中接触到被污染的水源而不自知,增加了感染几率。
接触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物品、玩具、手等后,经手-口途径感染。比如,健康儿童接触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玩具,然后又用手接触口腔,就可能导致感染。在幼儿园、学校等儿童聚集场所,由于人员密切接触,接触传播的风险相对较高。而且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在接触到污染物品后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另外,照顾儿童的家长等如果不注意手部卫生,接触了被污染的物体后再接触儿童,也会将病原体传播给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