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有什么症状
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导致的骨骼疾病,主要症状有骨骼畸形、易激惹、多汗、出牙晚、方颅、囟门闭合晚、肋骨串珠、手镯、脚镯等。佝偻病可以预防和治疗,孕妇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孩子出生后应及时补充,高危人群应增加补充剂量。
1.骨骼畸形:佝偻病最明显的症状是骨骼畸形,如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等。这些畸形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正常活动。
2.易激惹:患儿可能会经常烦躁、哭闹、睡眠不安,夜间容易惊醒。
3.多汗:头部多汗,与室温、季节无关,即使天气不热,也会出汗。
4.出牙晚:正常情况下,孩子在1岁左右开始出牙,如果佝偻病患儿出牙延迟,可能会超过1岁。
5.方颅:孩子的颅骨软化,摸起来像乒乓球壳,这是佝偻病的典型表现之一。
6.囟门闭合晚:正常情况下,孩子的囟门在1.5岁左右闭合,如果佝偻病患儿囟门闭合延迟,可能会超过1.5岁。
7.肋骨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隆起,形成串珠状。
8.手镯、脚镯:手腕、足踝部的圆形隆起,类似手镯、脚镯。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检查孩子的维生素D水平、血钙、磷等指标,以及X光检查等,来确诊是否患有佝偻病。
对于佝偻病的治疗,主要是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同时,家长还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多让孩子晒太阳,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需要注意的是,佝偻病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以预防胎儿佝偻病的发生。孩子出生后,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800IU,直至2岁。同时,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均衡,多让孩子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等。
此外,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胞胎等高危人群,应在出生后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天800-1000IU,3个月后改为每天400-800IU。
总之,佝偻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家长应重视孩子的维生素D补充和饮食营养,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