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不高会得脑梗塞吗
血压不高也会得脑梗塞,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因素、血液成分异常、小血管病变;不同人群需注意,中老年人群应定期做血管相关检查,有心脏疾病史人群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有血液系统疾病人群要治疗原发疾病预防脑梗塞。
动脉粥样硬化:即使血压正常,动脉粥样硬化仍可能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内膜受损,脂质等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例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会影响脑部血液供应,进而引发脑梗塞。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且与血压高低并非完全相关,很多血压正常的人也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心源性因素:某些心脏疾病可增加脑梗塞风险,而与血压无关。比如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功能异常,容易形成心房内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脑部血管,就会阻塞血管引起脑梗塞。据统计,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无高血压病史者也有较高的脑梗塞发生风险。
血液成分异常:血液黏稠度增高、凝血机制异常等血液成分的改变也可导致脑梗塞,与血压高低无必然联系。例如,患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异常增多,血液黏稠度显著升高,即使血压正常,也容易发生脑梗塞。还有蛋白C、蛋白S缺乏等凝血因子异常情况,会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脑梗塞发生几率。
小血管病变:脑部小血管病变也可引发脑梗塞,血压正常者也可能出现此类病变。如腔隙性脑梗塞,多与脑部小动脉闭塞有关,这些小动脉可能因玻璃样变等原因发生病变,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相应脑组织缺血坏死,而此类患者血压可能正常。
对于不同人群需注意:
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等发生脑梗塞的潜在风险因素自然增加,即使血压正常,也应定期进行血管相关检查,如颈动脉超声等,监测血管状况。
有心脏疾病史人群:如患有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无论血压是否正常,都需积极治疗心脏基础疾病,规范抗凝等治疗以降低脑梗塞风险。
有血液系统疾病人群:像存在血液成分异常或凝血因子异常的患者,要遵循医生指导,积极治疗原发血液疾病,密切关注脑部血管情况,预防脑梗塞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