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
发生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时,首先要让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且头部稍向前倾;然后进行局部压迫止血,包括手指压迫和填塞止血;接着采取措施降低血压;之后无论出血是否停止都要及时就医;最后要预防复发,包括控制血压和避免诱发因素,特殊人群如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特别注意。
一、保持正确体位
当发生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时,患者应保持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稍向前倾,这样可避免血液流入咽部引起呛咳,也能减少血液向后流导致的误吸风险。对于儿童,要耐心安抚其情绪,协助保持正确体位,因为儿童可能因紧张而不配合,错误体位可能加重出血情况。
二、局部压迫止血
1.手指压迫:患者可用手指紧紧捏住两侧鼻翼,持续压迫5-10分钟,这样能压迫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大多数情况下可起到止血作用。儿童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不适。
2.填塞止血:若单纯手指压迫不能止血,可使用干净的棉球或纱布填塞鼻腔进行压迫止血。填塞时要注意由前向后慢慢填塞,保证填塞紧密,但也不宜过于粗暴,以免损伤鼻腔黏膜加重出血。
三、降低血压
高血压是导致鼻出血的重要因素,应采取措施降低血压。可让患者口服降压药物(具体药物需遵医嘱),使血压缓慢下降。对于老年患者,降压不宜过快过猛,以免引起脑供血不足等并发症;对于年轻患者,也需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但同样要注意平稳降压。
四、及时就医
经过上述初步处理后,无论出血是否停止,都应尽快就医。因为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可能提示血压控制不稳定,存在进一步加重的风险。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如测量血压、鼻腔检查等,以明确鼻出血的具体情况,并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例如进行鼻腔血管结扎等有创止血治疗或调整降压方案等。
五、预防复发
1.控制血压:患者要遵循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等,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戒烟限酒等。
2.避免诱发因素:要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擤鼻等可能诱发鼻出血的动作。对于有鼻出血病史的患者,在干燥季节可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防止鼻腔黏膜干燥出血。特殊人群如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要密切监测血压,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管理,因为妊娠期高血压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还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需特别注意血压控制和鼻出血的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