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什么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急性并发症,有定义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定义是胰岛素严重缺乏致糖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加速产大量酮体超代谢能力发病,诱因包括感染等;临床表现有代谢性酸中毒(深大呼吸、烂苹果味)、脱水(口渴等)、神经系统表现(早期头痛头晕,加重嗜睡昏迷);实验室检查血糖显著升高、血酮体及尿酮体阳性、血气分析异常;诊断依据糖尿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治疗需立即补液、补胰岛素等纠正紊乱和诱因;儿童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补液需精确计算量,用胰岛素谨慎;孕妇治疗要兼顾胎儿安全;老年患者注意补液速度量,防心衰肺水肿,密切监测血糖,排查诱因。
临床表现
代谢性酸中毒表现:患者可有深大呼吸(Kussmaul呼吸),呼出气体中有烂苹果味(丙酮气味)。
脱水表现: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等,严重脱水时可出现循环衰竭,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
神经系统表现:早期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病情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等。
实验室检查
血糖:一般血糖显著升高,多在16.7~33.3mmol/L之间,有时可更高。
血酮体:血酮体升高,尿酮体阳性。
血气分析:pH值下降,碳酸氢根降低,阴离子间隙增大。
诊断标准:符合糖尿病病史,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糖升高、血酮体及尿酮体阳性、酸中毒等即可诊断。
治疗原则:立即补液以纠正脱水,补充胰岛素降低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积极寻找和消除诱因。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病较急,病情变化快,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血糖、电解质等指标。由于儿童肾脏浓缩功能差,脱水表现可能更明显,补液时需根据体重精确计算补液量,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同时,儿童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与成人不同,使用胰岛素时需谨慎调整剂量。
孕妇:孕妇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不仅要考虑孕妇的情况,还要保障胎儿的安全。补液和胰岛素治疗需更加谨慎,因为不当的治疗可能影响胎儿发育。要密切监测胎儿的胎心、胎动等情况,根据孕妇的病情和胎儿的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伴有心、肾等脏器功能减退,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补液速度和量,避免诱发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同时,老年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差,在使用胰岛素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糖,防止发生低血糖。此外,老年患者的感染等诱因较难发现,需仔细排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