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烧39度快速退烧的方法
孩子发烧时,退烧方法分非药物和药物两种。非药物方法包括物理降温(如湿毛巾敷额头、温水擦拭身体、使用退热贴)、调节环境温度(保持2226℃且空气流通)、补充水分(多喝温开水或稀释果汁);药物方法是在非药物方法效果不佳或孩子明显不适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特殊人群需注意,小于3个月婴儿发烧39度应及时就医,有基础疾病和过敏体质的儿童用药要谨慎。此外,发烧期间要密切观察孩子精神、体温及伴随症状,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同时让孩子多休息。
一、非药物退烧方法
1.物理降温:可采用湿毛巾敷额头的方法,将毛巾用温水浸湿后拧干,敷在孩子的额头上,每510分钟更换一次,有助于带走热量。也可以用温水擦拭孩子的身体,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还可以使用退热贴,贴在孩子额头或颈部大血管处,其凝胶层中的水分汽化时会带走热量。
2.调节环境温度: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在2226℃较为合适,避免环境温度过高影响散热。同时,要保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但要注意避免孩子直接吹风。
3.补充水分:让孩子多喝温开水,发烧会使孩子身体水分散失较多,补充水分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尿量,通过排尿带走热量,还能防止脱水。如果孩子不愿意喝白开水,也可以适当喝一些稀释的果汁。
二、药物退烧方法
当非药物方法效果不明显或孩子因发烧感到明显不适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烧药。常用的儿童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龄较小的儿童:小于3个月的婴儿发烧39度时,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快,不建议自行使用退烧药,应及时就医。
2.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果孩子本身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如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在退烧时要特别谨慎。使用药物退烧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基础疾病产生不良影响。
3.过敏体质儿童:若孩子有药物过敏史,在选择退烧药时要告知医生,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四、观察与护理
在孩子发烧期间,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有无其他伴随症状等。如果孩子精神萎靡、哭闹不止、体温持续不退或伴有抽搐、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要让孩子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