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是什么病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产物经呼吸道吸入致中毒,CO与血红蛋白结合成COHb,影响氧运输与细胞呼吸致组织缺氧,有轻、中、重度不同临床表现,儿童、老年人、孕妇等不同人群中毒有各自特点及需注意安全事项
中毒机制
对氧运输的影响: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COHb后,不仅降低了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还影响氧合血红蛋白中氧的解离,阻碍氧气向组织细胞的释放,造成全身性组织缺氧。例如,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为敏感,因为脑组织代谢活跃,耗氧量大,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首先会出现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对细胞呼吸的干扰:CO还可以直接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尽管氧气可以通过肺泡膜弥散进入血液,但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进一步加重了组织缺氧的程度。
中毒的临床表现
轻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心悸、恶心、呕吐等症状。血液中COHb浓度可达到10%-20%。此时如果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可较快缓解。
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患者皮肤黏膜可呈现樱桃红色,这是一氧化碳中毒的特征性表现,因为COHb为樱桃红色。同时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嗜睡等症状。血液中COHb浓度可达30%-40%。若能及时救治,多数患者可恢复,一般不留严重后遗症。
重度中毒:患者可出现昏迷、抽搐、呼吸抑制、肺水肿、心律失常等严重表现。血液中COHb浓度多在50%以上。重度中毒患者预后较差,可能会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痴呆、帕金森综合征、肢体瘫痪等,甚至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不同人群的中毒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缺氧的耐受性更差。儿童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除了可能出现与成人相似的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能因呼吸、循环系统的不稳定而较快进展为重度中毒。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儿童居住环境中燃气设备的安全,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器具,避免儿童接触到一氧化碳泄漏的环境。
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原本就存在的心脑血管功能障碍会因缺氧进一步加重,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老年人对中毒症状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容易被忽视,所以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安全,尤其是冬季使用燃气取暖时。
孕妇:一氧化碳中毒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较大。孕妇中毒后,缺氧会影响胎儿的氧气供应,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发育迟缓、甚至流产、死胎等。同时,孕妇自身也会因中毒出现更严重的身体损害。因此,孕妇居住环境要确保燃气设备等安全,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要及时、积极救治。



